看到很多人聊 “審美” 常說每個人的審美不一樣,還經(jīng)常伴隨一句名言:“攝影是你看過風(fēng)景、經(jīng)歷過的人生、讀的書 什么的 ”,這些東西真的有點瞎扯了。
審美首先要有 “審” 的標(biāo)準(zhǔn),然后再有含義,我們講個經(jīng)常用的例證
我們?nèi)ピu價一個名字美不美,首先要好聽,然后看意境;好聽不好聽是比較理性的標(biāo)準(zhǔn),意境是比較感性的。
理性:名字讀著比較拗口就不會好聽,讀著比較順口就會好聽,順口在于字的平仄關(guān)系、開口閉口韻的搭配;像詩詞、流行音樂都會比較注重平仄押韻,因為平仄押韻做不好,讀起來不順口就會不美。
2. 感性:名字的含義,比方說紀(jì)念一些人、事,表達一種寄托、一些美好的向往。名字的字多么美、多么有意義,如果不順口還是不美;對于大部分人來說這個名字不美,只是對于這個名字的家庭來說有意義。
這個名字的覆蓋面只是這個家庭,而不是大眾;就像讓很多人投票是劉亦菲美還是你的媽媽美。
只有你自己會投你的媽媽,也不是理性的視覺上美,是因為你的媽媽對于你的意義不一樣,而劉亦菲的美大眾喜歡的,你媽媽的美只有你自己能體會,這就是感性。
就像我們國家對圓的渴望,我們重要的節(jié)日都在月圓的時候,甚至每個月圓的時候都有一個節(jié)日;因為每個節(jié)日都要回家團圓,甚至我們吃飯的桌子都是圓的,這就是我們對一家團圓的向往,希望每個月圓之夜都能在一起。
在古代生活非常艱難,經(jīng)常戰(zhàn)爭、災(zāi)難、饑荒,很多家庭難以團聚,甚至還要去河里放河燈通知去世的親人回家團圓,這就是比較感性的審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