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lightroom和PS里,都有曲線板塊,在進行光影調整、后期調色的時候,RGB曲線的調節(jié)是***重要的一部分,這部分也是多數(shù)攝影教程極少涉及到的板塊。筆者之前看過的很多教程里,都是大同小異,參數(shù)照搬,并沒有講到思路,搞得很多學習者一頭霧水,于是乎他們也跟著參數(shù)來,然后效果完全不同。這里要強調的是,不同場景、光線拍的照片,需要進行不同的曲線調整,思路就顯的尤為重要。
lightroom中曲線界面
點擊右下角的曲線圖標,可在曲線上添加或者操作具體的曲線波動情況。
PS中曲線調整界面
1.通道選擇,默認為RGB(亮暗的調整),或者單獨的紅、綠、藍通道單獨調整。
2.主功能,具體的調整區(qū),不同的曲線會顯示不同的效果。曲線左下角為黑暗點,右上角為高光點。畫面里從左到右的波紋代表從暗到亮的顏色分布情況。
PS和lightroom的界面和調整方法幾乎一致,所以這里以PS的RGB曲線為例進行講解。
PS曲線基本操作:
(1)提亮
(2)壓暗
(3)S曲線(增加對比)
這時候有人會問:PS里面不是有加對比的設置么,為什么還要用這個曲線調整?
對比度:對比度指的是一幅圖像中明暗區(qū)域***亮的白和***暗的黑之間不同亮度層級的測量,亮暗差別越大,對比度就越大。
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直接調整對比度的數(shù)值,亮部和暗部數(shù)值同時等比例增加。如果用RGB調整,可以自行控制亮、暗部分的比例,也就是說,用RGB曲線調整會更為靈活。
以上圖為基礎來用曲線作相應調整。
畫面提亮,給人的感覺是畫面變得更輕,好像是有一道光打了進來。
這個作用就是把畫面中黑色部分提亮,變灰。高光部分變化較少。
我們拉這樣一條曲線:
這個曲線常被稱為“膠片模擬曲線”,畫面灰度增加,對比度也有所增加,每個顏色加灰,真?zhèn)€畫面增加了“空氣感”,它給人的感覺是蒙上了一層東西。
在日系人像或者模仿膠片的時候用的比較多。膠片的特點:暗部發(fā)灰,高光不實,所以我們調節(jié)曲線的時候可根據(jù)膠片的顯示特點來調整。
這里要注意的是:要合理使用“對比分配”,在畫面不同亮暗地方使用不同的對比來增加畫面的美感和層次感。
RGB修正顏色
用RGB來修正灰蒙蒙的照片,無疑是較好的選擇。相比于單獨調整對比度,它可以更加精細地進行調整。這種方法既簡易,效果又顯著。步驟如下:
(1)用PS打開一張圖
(本圖為原圖,未進行任何操作)
(2)新建曲線圖層,選擇“Red”模式,這時可以看到畫面中紅色的分布直方圖。
(3)代表***深色的黑色三角推到直方圖左邊的邊緣、和***淺色的白色三角推到直方圖右邊的邊緣。同樣的手法處理”Blue”和“Green”
“紅”調整
“綠”調整
“藍”調整
經過RGB曲線調整后,色彩元素更加豐富,畫面層次也更好。此方法對一些灰蒙蒙、對比度低的影像特別有效,但如果影像本身對比度已經很高就可能不適用了。
色彩修正的目的是為了讓照片看起來更舒服更好,然而“好”并沒有固定的標準。“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同的審美和眼光使得觀者看照片會有不同的感覺。
“不管白貓黑貓,只要抓住老鼠就是好貓”,當然,拍的照片也要符合主流審美。攝影師掌控好顏色,把自己的想法通過照片表達出來就已足夠。
RGB曲線操作原理
曲線不僅能做明暗之間的調整,還可以做顏色的改變,其強大性不言而喻。隨便打開一張圖,點開曲線下拉菜單,就看到了紅綠藍三個通道選項,可以分別點選,單獨調整每個通道。
彩色照片調整原則之一是原色和補色關系調整。也就是:紅-青,綠-品紅,藍-黃,三組對比色。曲線往哪個區(qū)拖拽,整個色彩就向那個顏色改變。
紅曲線里,橫坐標對畫面的部分按亮度來選擇,左邊是暗部,越往左是畫面的越暗處,越往右是畫面的越亮處。縱坐標對畫面的紅色程度進行調整,越往上畫面越紅,越往下畫面越青
綠曲線里,橫坐標對畫面的部分按亮度來選擇,左邊是暗部,越往左是畫面的越暗處,越往右是畫面的越亮處??v坐標對畫面的綠色程度進行調整,越往上畫面越綠,越往下畫面越洋紅。
藍曲線里,橫坐標對畫面的部分按亮度來選擇,左邊是暗部,越往左是畫面的越暗處,越往右是畫面的越亮處??v坐標對畫面的藍色程度進行調整,越往上畫面越藍,越往下畫面越黃。
如上圖分別問R、G、B通道顏色變化情況。
如果某個通道的一個顏色增加,那么它的對比色就會減少。
三原色紅、綠、藍對應的補色:青、品紅、黃。在PS里的可選顏色里,也是對這6種顏色進行調整變化組合。
如果畫面整體偏青,說明畫面中紅色減少。那么拉動紅色曲線,在畫面中增加紅色即可,通過互補來減少青色的影響。
這種通過RGB改變顏色的方法要求需要有一定的色彩基礎的朋友,否則很容易使畫面造成偏色的情況。
當初筆者接觸后期的時候,只知道曲線向上為提亮,向下為壓暗,并不知其強大的功能。調節(jié)RGB曲線的原則是先打點,再在上下方向拉動調整,這樣調整具有條理性,在打點范圍內調整的更加精確。
大家都知道,在PS里有亮度對比度、色階、色相飽和度等單獨的調色功能塊,其實這些都是曲線的分支。因為曲線強大而復雜的功能,因此就將一些簡單的操作獨立為專門的調整方式。
這里還要強調的是:審美決定思路。
一般來說,圖像的亮度分為三級:亮部,中間調,暗部。畫面中較黑的部位屬于暗調,較白的部位屬于高光,由亮到暗的過渡部分屬于中間調,由于三者的存在形成了畫面的光影層次。這里的高光或暗調劃分就是相對的、模糊的,并沒有一個界定的數(shù)值標準。
關于曲線的運用,我想說一句:誰用誰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