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嵐
大家的林姐,人像攝影行業(yè)的才女
林嵐,網(wǎng)名黑蝶,福建福州人。曾做過6年的人像攝影師、化妝師與美工設計,也擔任過攝影月賽主持人、專業(yè)攝影比賽評委,曾策劃過“《工業(yè)浪潮》首鋼婚紗大片拍攝實錄”、“【我行我素的視覺盛宴】——8位女性攝影師”、“緣起三毛,肖全線牽”等訪談專題?,F(xiàn)為人像攝影行業(yè)資深編輯,任職于《今日人像》雜志社。
林嵐,網(wǎng)名黑蝶,福建福州人。曾做過6年的人像攝影師、化妝師與美工設計,也擔任過攝影月賽主持人、專業(yè)攝影比賽評委,曾策劃過“《工業(yè)浪潮》首鋼婚紗大片拍攝實錄”、“【我行我素的視覺盛宴】——8位女性攝影師”、“緣起三毛,肖全線牽”等訪談專題?,F(xiàn)為人像攝影行業(yè)資深編輯,任職于《今日人像》雜志社。
她熱愛藝術,熱愛一切美的東西,喜歡聚眾交流,和朋友一起聽音樂、品茗茶。一個人的時候常常在電腦前看書寫文章。喜歡旅游,隨走隨拍,喜歡在路上收集各種特色手工藝品。
林嵐,我們都叫她林姐。對我來說她是一位影像行業(yè)的媒體前輩,她此前的經(jīng)歷如果全部記錄下來,能寫出一本內容充實詳盡、豐富多彩的書。
她專訪過肖全,一個為三毛拍過照片的攝影師。采訪專題中有一張照片讓我印象很深:照片里的三毛長發(fā)披肩,隨意地坐在地上;而林嵐,就盤腿坐在這張照片下面。一時間,我恍然有莊周夢蝶的感覺,眼前這兩個女子似乎變成了同一個人。于是,就有了本次專訪的題目。
黑光:能否再簡單介紹一下自己?特別是這些年走過的路,看過的風景和人,讓您對生活又有了怎樣的感悟?
林嵐VS黑蝶:我是影像雜志的老編輯,任職于《今日人像》雜志社。到現(xiàn)在經(jīng)歷了太多人情世故后,還是特別熱愛生活,特別喜歡與各類人等打交道,喜歡將經(jīng)歷過的美好的人與事都記錄下來,作為快樂的素材傳播分享給大家。
我對于自己不平凡的經(jīng)歷感悟良多,我有個人生信條是,人不管在哪個位置,永遠要保持自信心,活到老學到老,永遠保持著拼搏的精神,只有這樣才將會有奇跡出現(xiàn)。生活使我頓悟,生命不曾圓滿,我們更需要努力。
黑光:看您總是出差和熬夜,林姐在編輯部工作一定很辛苦吧?主要是做些什么呢?這樣的工作是否讓您覺得充實?
林嵐VS黑蝶:經(jīng)常加班熬夜,時常要出差,這是媒體人的常態(tài)。在編輯的職業(yè)生涯九年以來,可以用“痛并快樂著”來概括我的心情。
許多攝影師親切地稱呼我為林姐,我感到很親切,我或許是他們攝影道路上的指路人和鞭策者。他們或許還是在路上跋涉的攝影行者,或許已是功成名就的攝影名師,我想我是一直用目光陪伴他們成長的人。
魯迅說:世間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其實這句話給我的啟示是,路是很多人一起走出來的,只是有的人先走有的人后走,但攝影這條路似乎永遠沒有太平坦的時候,有人需要提攜,有人需要鞭策,我就是在路旁一起行路的那個人,曾經(jīng)有前人指點有了我的今天,我也希望更多上進的人能夠得到我的一點的幫助能更好的前行。
我的工作范圍很廣,曾做了不少影像藝術家,女性攝影師,職業(yè)化妝造型師的專訪,目前的工作最多的是挖掘與提拔新人等等。我認為自己并不是***的影像編輯,但在我心目中,優(yōu)秀的影像編輯是不僅能走入畫面里,更要走入鏡頭背后的那個攝影人的心中。不僅在行業(yè)里埋頭做雜志的編輯工作,更多地要站在更高的山頂上指引正在行路的人,并給他們指出前行的方向。
黑光:作為中國影像類雜志的資深編輯,您對這幾年來人像攝影作品的風格發(fā)展變化是怎么看的呢?這說明了什么?
林嵐VS黑蝶:縱觀攝影發(fā)展史,攝影風格的演變是多姿多彩的,從自然風格、新現(xiàn)代主義風格、新古典主義風格、畫意風格、混合風格,演變到現(xiàn)在數(shù)碼年代,攝影已經(jīng)是“三分拍攝、三分模特、四分后期”高經(jīng)濟效益形勢下的攝影風格及趨勢。
從目前攝影的風格來說跟風比創(chuàng)新的多,其實,簡單的模仿和抄襲,只求其外在形式上的模仿是不會有個性與風格的,只有取精華融入你的思想,傾注了你的情感后才是有生命力的攝影作品,化妝造型也是一樣的,需要從流行趨勢中做出新的時尚變化,往個性風格為主的良性發(fā)展。
黑光:說說影樓這個行業(yè)吧。今日人像的影像先鋒十大人物評選上有人提出了不同的意見,對此有怎樣的看法?
林嵐VS黑蝶:影樓這個行業(yè)是特殊的服務行業(yè),也是競爭力很強的行業(yè),需要集結各種優(yōu)秀人才的行業(yè),但它需要戰(zhàn)略規(guī)劃與實踐經(jīng)驗才能穩(wěn)占市場。今日人像的2010-2011年度“影像先鋒十大人物”聯(lián)展,既是對兩年來行業(yè)中的風云人物、事跡的梳理和總結,也是對目前人像攝影界各領風騷的作品與影像語言的一次完美呈現(xiàn)。
“影像先鋒人物”入選的盧偉、張旭龍、高西林、顏志雄、郭三省、張羅平、張大光、波西、鄭雨、羅曉韻十位名師中,既有蜚聲業(yè)內的行業(yè)名宿與橫跨時尚、人像、人文三界的青年中堅,也有近年來異軍突起的影像新銳,其作品也幾乎包含了人像攝影的諸多門類,因此這次評選也可以視為近年來行業(yè)名師的一份成績總結。如果有人提出不同的意見是可以理解的,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有爭議才是最具有迷人的地方。爭議越大越吸引到行業(yè)技術者,優(yōu)秀的技術者會暗自努力,爭取在來年參與今日人像的影像先鋒十大人物評選。
黑光:近年來影樓行業(yè)一直在向婚慶一條龍的方向發(fā)展,婚紗攝影如今是婚慶環(huán)節(jié)上的一個組成部分,知名婚紗攝影品牌都在往上下游的相冊制作、婚慶攝像等行業(yè)拓展延伸,您對這樣的趨勢有什么看法嗎?
林嵐VS黑蝶:記得九十年代南方的一些影樓就有婚慶一條龍服務,但婚慶市場的機制、規(guī)模以及人員素質,決定著那時的婚慶市場仍需要至少10年成長期,它有強勁發(fā)展的潛力,給相關行業(yè)提供了可觀的市場機遇和發(fā)展空間。
近20年后的今天,婚慶消費需求之大,婚慶產(chǎn)品種類之豐富,已預示著婚慶服務通過商業(yè)化運作成為一條產(chǎn)業(yè)鏈的時機已經(jīng)成熟。而國內可為“婚禮”提供服務的行業(yè)大多還處于“各自為營”的狀態(tài),綜合性婚慶服務還較少。除上海、南京、蘇州、杭州、北京、廣州等城市外,全國大部分城市還沒有形成上規(guī)模的、能提供全方位一條龍服務的專業(yè)婚慶機構。
因此將“各自為戰(zhàn)”轉變?yōu)?ldquo;連橫聯(lián)合”,也就是由婚慶公司牽頭,婚紗攝影是婚慶環(huán)節(jié)上的一個組成部分,和酒樓、賓館、車隊、鮮花店、婚禮主持人、美容院、影樓等相關商家聯(lián)手形成“一站式”服務,將是婚慶服務業(yè)發(fā)展的方向。新人除了在婚博會,只要找到婚慶公司,即可享受各種周全又優(yōu)惠的服務,而這其中的相關行業(yè)也在共營中實現(xiàn)共贏,對婚紗行業(yè)的發(fā)展是件好事。
黑光:7月的上海展會又要到了。上海展會對您來說意味著什么?您覺得我們行業(yè)該如何加強交流?
林嵐VS黑蝶:每年的展會三天至四天對與行業(yè)相關的人都會是交流的良機。上自相關媒體,影樓管理者,下至行業(yè)技術者都會借助這個全國性質的交流會議互通有無,去年和前年我們會為技術者搭建交流平臺,特別邀請了行業(yè)資深的技術者參與到活動中分享經(jīng)驗,幾次活動下來,發(fā)現(xiàn)全國技術者特別需要這樣的機會,每一位參加者都細細聆聽,然后反省與分享。應該多舉辦這樣的聚會,人多了才能成市,團隊的力量是無限的,要學會資源共享,只有技術交流才能達到資源的利用,才能逐漸走向成熟,其意義才會深遠。
黑光:林姐您在影樓圈里是有點神秘的存在,大家都覺得您天生就是做藝術的料,都對您有些好奇,您能談談對攝影這門藝術的理解嗎?
林嵐VS黑蝶:沒啥感到神秘的,很過故事我都會寫在我的“黑蝶影像”博客里。從小喜歡藝術,父親給過我不少啟蒙,但那年代的人保守求穩(wěn)定,希望我能將藝術作為修身養(yǎng)性的愛好。但我很堅持,一直在實踐中提升自己,堅持6年時間從事出口工藝美術品的設計與雕塑工作。攝影對并不陌生,在很小的時候父親用海鷗、紅梅相機,為全家拍照片,拍完他會帶我去他們單位的暗房,我感受照片經(jīng)過顯影、定影漸漸明晰,整個過程是帶著不少驚喜。
80年代總有畫畫的找我做素描模特,90年代初,我成了業(yè)余平面模特,也是機緣巧合,也是在那個時候我去了北京我真正地了解了攝影這門藝術。因為一直在追求美的東西,而攝影,可以如此便捷地將美麗定格,我認為我藝術是共通的,審美價值是藝術的核心,繪畫與攝影都是藝術的表現(xiàn),繪畫世界里所營造出的意趣和氛圍與攝影形式表現(xiàn)出的有很多相似的契合點,都為人表現(xiàn)其主觀思想情感的,而且繪畫是審美的基本,攝影畫面中形象展現(xiàn)的方法與手段,有別于其它藝術門類。畫家用的是畫筆,雕刻師用的是刻刀,而攝影師運用的則是光學鏡頭,經(jīng)過光線的特殊作用,記錄再現(xiàn)生活中的種種形象。也就是說,攝影畫面因其獨特的記錄生活、反映現(xiàn)實的技術、藝術處理過程與表現(xiàn)形式,再創(chuàng)作形成了攝影的若干特點。因此先是繪畫后是攝影,還有我喜歡的音樂,這些藝術都是融會貫通,相輔相成的。
很慶幸自己自小愛好繪畫藝術及從事過相關的行業(yè),正是那些年的積累后才形成自己獨特的視角,對瞬間形象具有敏銳的觀察能力和思考、提煉能力,把構思、立意、取材、角度方位的選擇,光線、影調的處理等一系列過程壓縮在同一時刻,話說回來,其實我很享受按快門那一瞬間的快感,攝影藝術對我來說,同樣是對事物的個人在思想上的詮釋,換個工具會更為迅速和便捷,是表現(xiàn)自己內心的最迅捷的方式。
黑光:您進過研修班學習攝影,后來也做了6年的攝影師、化妝師和美工設計,在這個過程中您對攝影有怎樣的體會?
林嵐VS黑蝶:1993-1994年間在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研修班學習攝影,當年同學的有娟子、姚遠、榮榮、盧廣等,這些人都曾經(jīng)為中國的攝影行業(yè)做出杰出貢獻的人,大家一定對他們都不會很陌生,同學期間以及后來在他們身上有不少影響到我的東西。
攝影專業(yè)畢業(yè)后回到家鄉(xiāng)福州,便與人合作開了一家婚紗攝影公司,那時我對婚紗人像攝影的化妝造型以及相冊美工制作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原因也是來自對繪畫藝術的熱愛,加上擅長自己動手的能力,邊做邊學,經(jīng)常一個人身兼四職,前臺接待、化妝造型、拍攝,有時還要負責美工設計和輸出,在實踐中一步步地成長起來,這些經(jīng)歷對我后來做雜志的編輯也非常有幫助的。對攝影的體會是真正的人像攝影師要做到,不一定什么都精,但一定很了解其他部門的工作,因為每個部門的工作都是相輔相成的,還要不斷地增加新的知識,不斷地創(chuàng)作拍攝,才能跟上攝影時代的步伐。
黑光:您喜歡什么樣的攝影?怎么去實現(xiàn)的?
林嵐VS黑蝶:至于喜歡什么樣的攝影,這個問題問得好,做了9年的影像雜志編輯后對美的定義提升了,更喜歡不經(jīng)雕飾的人與景,那些自然的能觸動我內心的任何東西都會是我喜歡拍攝的。它可以將我置身于另一個世界,一個靜謐而溫馨的世界,可以將喧囂和世俗被拒之門外,即使僅僅是剎那間。拍攝這些題材可以是不經(jīng)意的,也可以是經(jīng)過策劃的,但拍攝過程中一定盡量地去把握雅致的色調,意境幽遠的畫面構圖,并且要達到富于人情味的視覺效果,除此之外,作品是否有深刻的內涵是最關鍵的。在不背離攝影藝術本質的基礎上,作品要有明確深刻的主題思想,讓人看到作品時候或享受其中,或感動其中,這就是攝影的價值與意義。
黑光:您寫過一本帶父母去旅行的書,還策劃過為汶川地震祈福的活動,可以看出您是樂于向別人傳達您的愛心和善意的,也在大力展示人性美的一面,在這個過程中您遇到過什么困難嗎?今后是否還會堅持這樣的信念?
林嵐VS黑蝶:旅行是幸福的延伸,2010年春節(jié)我?guī)е胰俗咴颇?個城市,感受非常深刻。作為常年漂泊在外的游子,生活使我頓悟,生命不曾圓滿,但我盡力讓它多彩。雖然,這次的攜兩位老人從家鄉(xiāng)出發(fā)奔赴云南的旅途是辛苦而倉促的,但,當以幸福為動力的時候所付出的一切代價都值得的。出書的想法是倡導帶父母去旅行的概念,讓天下人都能關注到,時光無法倒流,“行孝需盡早”。
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我策劃并充當模特創(chuàng)作過一組,名為《祈?!窞橹厣娜藗兤砀5娜梭w攝影專題。當時可能是一種情緒的宣泄,我把拍攝任務交給了女攝影師葉翔和化妝師岳曉琳,大家都同樣希望通過創(chuàng)作以表達我們對災區(qū)人民的祈福。拍攝地點在北京的通縣一家攝影棚。我的要求是畫面要簡單,主要突出靜默祈福的氛圍,道具僅僅是一盞白色的手燈,一件白色寬大的襯衣,我適當?shù)芈懵?,意在突出母性的寬大胸懷以及少女內心的希冀,意在表現(xiàn)溫暖與希望。
片子的后期設計我指定讓沈陽攝影師鐘永剛來負責,他熬了整整六個夜晚完成了后期的再次創(chuàng)作。這系列作品刊登在《今日人像》祈福汶川的專題上,汶川地震過去五年了,我一直認為我策劃的這次創(chuàng)作是對自己的一種考驗,也是作為國人對災難發(fā)生后的一種心靈的滌蕩。這件事登載雜志上后家人開始不理解,我想,我做過的每一件事情都是經(jīng)過深思熟慮的,而且我認為它們是以美與善的角度出發(fā)的,后來經(jīng)過我認真地解釋后得到他們的支持和理解。我想,將來也一樣是這樣的,不會改變。
黑光:您去年曾組織過青海公益助學行,一直在宣傳呼吁全國攝影師參與民間助學,也舉辦了攝影展,您今年還會組織類似的公益活動嗎?您現(xiàn)在對民間助學有什么想法和見解呢?
林嵐VS黑蝶:我的心•青海助學組織以“傳遞愛與責任,讓公益成為習慣。”為理念,倡導“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我的心公益助學社團是致力于研究、宣導公益啟迪、慈善教育的民間組織,每年都會組織2-3次去青海助學的活動。我先后在去年九月和今年四月親自帶隊去青海參與捐助與拍攝。去年還在北京798藝術園區(qū)策劃過我的心•青海助學行攝影巡展,是對“傳遞愛與責任,讓公益成為習慣”公益理念踐行的最好證明和記錄。
其實作為影像媒體人和攝影師的身份,我更側重用影像去記錄去打動人的這份使命感。公益影像的概念是可以多角度來詮釋,我認為,它以愛心的角度出發(fā),以溫暖、誠實的內心力量,打破了所謂的“專業(yè)攝影”的界限,讓影像成為幫助更多弱勢群體的新興視覺宣傳品。
其實,誰都可能成為公益攝影師。從嚴格意義上說,助學展展出的作品的拍攝者并不一定是專業(yè)攝影師,但展出作品折射出的攝影語言卻是令人動容的,這每一幅作品都是拍攝者用柔軟的內心去紀錄他所感受到的,用真誠的敘事的語言把這些影像瞬間定格,讓影像去傳遞愛與責任,感染更多人加入到這個傳遞愛的旅程中來。今年9月份“我的心”公益組織還會發(fā)起一次赴青助學的活動,希望全國有愛心的攝影師參與進來,讓我們的隊伍更壯大,為貧困山區(qū)的孩子撐起一片藍天。
黑光:最后,請問林姐您還有什么想跟黑光網(wǎng)友說的嗎?說幾句吧。
林嵐VS黑蝶:著名的小說家矯友田在他的短篇小說《哲人與石匠》中有這么幾句話:“有時生活給予每個人成功的機會是同等的,只是人們所處的心態(tài)不同罷了。有的人滿懷苦惱,把手中的工作視為無奈之舉,得過且過,結果就一事無成;有的人則用一種愉悅的心態(tài)來對待工作,用自己的熱情去構筑未來,所以生活就把美麗的收獲給了他們。”上天給每個人都賦予了兩種生活方式——腐爛或燃燒,膽怯而貪焚的人選擇前者,勇敢而胸懷博大的人選擇后者。我會選擇做一個熱愛生活的人,懷有一顆感恩的心善待人生的每一個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