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印象里,新華社攝影記者中,連續(xù)出書的有兩個人:一個是唐師曾,一個是劉衛(wèi)兵。衛(wèi)兵寫的書從最初的攝影畫冊《日本人印象》、到紀實圖文著作《奔波在戰(zhàn)爭前線》、《隨訪連戰(zhàn)的日子》,到這本《回望20年》,已經出了四本??催^書的讀者都可從中感受的作者的思考和勤奮??吹竭@本《回望20年》,我第一個感覺就是"好!"好就好在他不僅記錄了20年國家的變革,還記錄了許多百姓生活包括個人變遷的歷史,可以稱為是一部反映社會、百姓和個人的多重視角的歷史圖文著作。這些照片記錄了歷史,我認為新聞攝影的本質就是記錄歷史。我覺得對攝影記者和廣大攝影愛好者來說,《回望20年》只得一讀。
我認識衛(wèi)兵是通過他十多年前拍攝的《面向九七》這幅照片開始的。中央時政新聞不好拍,往往容易落入程式化的俗套。當時看到《面向九七》覺得很新鮮。照片表現是1995年底,在香港特別特政區(qū)籌委會預委會閉幕晚宴上,當幾個小演員上臺表演時,衛(wèi)兵拍攝到一張周南、霍英東、李嘉誠三位典型人物的特殊表情的照片,三人坐在椅子上同時扭頭往前看,動作一樣,但表情和神態(tài)十分獨特。臉上都多少帶著微笑,可神情似乎更顯得莊重。剛剛卸掉一副重擔,又要擔負起更重的責任。面對越來越近的香港回歸,他們很難完全放松。記者都知道,這類會議、宴會之類活動最不好拍。
衛(wèi)兵的這幅作品不是簡單的反映新聞現場,而是通過一定的細節(jié)表現人物的內心世界,揭示新聞事件中的寓意。這些年,作為專門采訪中央新聞的記者,衛(wèi)兵還拍攝了諸如《總理為民工討工錢》等不少有影響的照片,這是他用勤奮和汗水換來的,更是用他的用心和思考得來的。專業(yè)攝影記者的照片要拍出文化和思想。
劉衛(wèi)兵:拍攝《面向九七》多是憑著直覺。當時就知道香港回歸不容易,大陸和港英政府的談判很艱難,這些肩負重任的人更是辛苦?,F場演出本身沒有太多好拍的。仔細觀察后,發(fā)現這三位重要人物的動作和表情有些特別,我退到演員后面,就將焦點對準他們重點拍攝。當幾位小演員上場表演時,他們臉上的笑和愁似乎寫在一起,我跪在地上,連續(xù)拍攝下這三位特殊人物當時細膩而復雜的情感的照片?;貋硗聞⒂罱ㄗh我參加個攝影比賽。抱著試試看的心理,我將照片投稿到一個全國性的攝影大賽,結果只得了一個入選獎。
此后就忘了這件事情。突然一天,老同學朱軍告訴我,那張照片用半個版的篇幅登在《人民攝影報》頭版!再后來,《面向九七》獲得《人民攝影報》全國新聞攝影大賽的特等獎,得到10000元獎金。天上掉下來的一萬塊錢,把我弄糊涂了。經多方打聽知道,原來那次比賽的評委、《中國日報》攝影部主任王文瀾從那次比賽剩下的照片堆里揀出這張照片,推薦給《人民攝影報》。
直到現在都挺感激王文瀾先生,此前我們根本不認識。獲獎后一直想請他吃飯,沒有機會,直到十年后的一天,文瀾來新華社開會,我們才認識。以后知道文瀾提攜、幫助過不少年輕記者。他曾說過:"不看人,只看照片。"
馬衛(wèi):文瀾先生是中國新聞紀實攝影家,從1976年"四五運動"開始,拍攝很多記錄歷史作品,你曾經說過"不要讓歷史留下空白"。衛(wèi)兵先生也整整拍攝20年的新聞照片,你的《總理為農民討工錢》等照片也被讀者熟知。如今進入數碼網絡攝影的時代,你認為新聞攝影的本質語言有沒有變化?在PS"假照片"時有出現的情況下,新聞攝影是否要堅守"真實"的陣地?
王文瀾:早在1967年,我就開始學習攝影,當時認為攝影就是留影、好玩,直到十年文革結束,我都沒有跨越拍照就是"到此一游"的局限。促使我轉變觀念的是美聯(lián)社記者劉香成八十年代初拍攝的《毛以后的中國》。那時我們經常一起采訪,沒想到自己忽略的這些凡人小事,在劉香成的鏡頭里卻有了新的內涵。我恍然大悟,開始將鏡頭對準了身邊的普通人和普通事。
歷史是由一些不起眼的小事情組成的。打個比方,大事件是國家的骨架,小事情是國家的肌肉血脈。有了這些記錄日常生活的照片,才能使整個國家形象豐滿而厚重。
數碼時代,新聞攝影的本質依然是記錄歷史。PS技術相當于傳統(tǒng)攝影的暗房技術。利用PS技術對新聞攝影作品進行適當的色調調整是可以的,如果對照片的內容進行增減刪改就屬于造假了。離開了真實新聞攝影就沒有立足之地,任何形式的假照片都是對新聞攝影最大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