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常識理解,用手機平板截取別人Po在網(wǎng)上的照片再賣出去一般會有兩種后果:第一,被攝影師起訴侵版要求賠償,第二被人罵傻X。事實證明,如果足夠出名、臉皮夠厚,這種截屏“重拍”方法也能賺上一筆。
藝術(shù)家Richard Prince用他在Instagram上截取的照片舉辦了一場展覽,然后以10萬美元高價將截圖賣出。Ins用戶doedeere一眼認出Prince盜“截”了自己的照片,更氣人的是Prince還抹去原照底下的評論,然后加上自己的評語。在整個運作過程中Prince不僅沒有獲得原作者同意,更未盡到告知義務,這不僅引來眾人反感批評,更再度引起人們對藝術(shù)版權(quán)歸屬問題的大討論。
doedeere原圖
Richard Prince展覽現(xiàn)場展出的截圖
事實上Richard Prince已經(jīng)不是第一次這么做,1975年,他重拍的一張萬寶路海報照曾賣出340萬美元的高價,入選全球最貴10張照片。2001年美國當?shù)胤ㄔ翰枚≒rince在高古軒畫廊展出所用作品違反了公平使用原則,并侵犯版權(quán),但后來卻又以“轉(zhuǎn)化創(chuàng)作”為由推翻判決。
1975年,一張名為“無題”的重拍照片賣出340萬美元天價,該照片其實是Prince對著萬寶路海報重拍得到的作品
在主張共享的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版權(quán)界限正變得越來越模糊,對于這次事件我們或許可以換個思考角度:截圖、重拍者擁有版權(quán)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