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11月7日,攝影師夏永康的個人回顧展“夏永康:越軌——鏡頭背后的二十五載”于上海攝影藝術中心 (SCôP) 開幕,這是藝術家***次在中國舉辦個人攝影展。本次展覽展出其為電影、雜志、個人項目所創(chuàng)作的逾100幅攝影作品,由策展人、SCoP藝術總監(jiān)Karen Smith從一萬四千張照片中篩選而出,為香港電影與時尚文化界的黃金時代保留了***為珍貴的圖像檔案。展覽定名“Acting Out”,也指涉藝術家所創(chuàng)造的影像魅力——一種“行動型的發(fā)泄”與“潛意識的舒放”。
▲ 攝影師夏永康于SCôP展廳內
夏永康1964年生于香港,是當今亞洲***多產的當代藝術家之一,藝術實踐涉及電影、藝術、時尚等領域。從加拿大艾米卡爾藝術設計大學(Emily Carr Institute)畢業(yè)后,夏永康于1991年回港開啟攝影生涯,并創(chuàng)立屢獲殊榮的設計工作室Shya-La-La。1997年,他被導演王家衛(wèi)指定為御用劇照攝影師及平面設計師,他們的合作始于《春光乍泄》,夏永康也成名于此。
自1997年在阿根廷**合作起,夏永康還陸續(xù)為王家衛(wèi)《花樣年華》、《愛神》、《2046》等影片拍攝了臺前幕后的珍貴畫面,成為王家衛(wèi)御用劇照師。隨后,他開啟了包含諸多形式與媒介的創(chuàng)作,在90年代中期,還廣泛涉獵各種圖像設計工作,為香港音樂產業(yè)設計唱片封面。
在當代攝影藝術中,名人攝影的主題必要性通常體現(xiàn)在肖像攝影、新聞攝影以及時尚攝影各領域。在夏永康的鏡頭下,這些名人煥發(fā)另一種情緒與面孔,呈現(xiàn)出一種我們未曾見過的充滿氛圍感的敘事維度。其鏡頭對準包括張國榮、梁朝偉、張曼玉、鞏俐、章子怡、舒淇、吳彥祖在內的眾多影藝界傳奇人物,作品始終游離戲里戲外,比電影本身多了一層耐人尋味的私密感,又比單純的人物劇照增添了一份厚重的敘事性。
與此同時,在眾多創(chuàng)作中,特別是攝影工藝的范疇,我們可以看到藝術家在collage(拼貼)、E2C (正片負沖)等多種攝影工藝上所做的嘗試。在展覽現(xiàn)場,夏永康對《藝術新聞/中文版》提到,其工藝選擇的標準與導演王家衛(wèi)所提供的電影情節(jié)線索相吻合,同時也出于一種個人項目的表達需求。在與知名造型師Lucia Liu(劉璐)的合作中,他就使用了長時間曝光的手法為知名女演員楊紫瓊拍攝了時裝大片。這些嘗試也體現(xiàn)了攝影師的玩趣心態(tài),為其創(chuàng)造了豐富的視覺語言。
縱觀世界知名的名人攝影師,如Annie leibovitz、Martin Schoeller、Mario Testino以及 Terry Richardson等人,夏永康的獨到之處在于他并不拘泥制造個人風格,更多的是通過延展主體個性的深度,來達到一個極簡的通路,這點在他的雜志攝影稿件作品中展露無遺,觀者能夠直面拍攝對象的柔弱和敏感。他視野中的流行文化,有著動態(tài)的超現(xiàn)實與黑色幽默,畫面由情緒帶動,并貫徹始終,其片場拍攝的先天條件,也為作品帶來了一種表演性的戲劇張力及敘事感,模糊了商業(yè)拍攝、時尚攝影與紀實作品的邊界。
在千禧年前后的幾個十年里,名人效應迅速成為公眾視野***為關注的話題之一,而攝影作為大眾觀看的橋梁,也是與公眾互為影響的一種媒介。在某種程度上,本次展覽牽扯到了攝影對當下社會的反饋,在夏永康作品中,顏色、主題和風格以破壞性的方式直指流行元素和造星工業(yè),在“不經意”和“經意”之間,在“虛構”與“真實”之間,構建了一個正在制造的后臺,每一個畫面都有故事在上演,有情緒在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