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光網(wǎng) 首頁 > 影樓資訊 > 熱點資訊 > 是什么成就了好的攝影作品?

是什么成就了好的攝影作品?

2019-03-19發(fā)布     轉載自: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網(wǎng)     上傳用戶:舞文弄影

  有很多的標準來衡量一幅作品的好壞,那么在國際大師的眼中,是哪些特點成就了一幅好的攝影作品呢?

 

  1.具有純熟的技巧
 

  好的圖像有很多特性,它們在技術上或理念上是正確的,例如主體聚焦清晰,曝光適中且可以覆蓋場景的動態(tài)范圍,構圖能讓大部分人覺得滿意,甚至還有對主題的選擇。這些及其他很多技巧,都是不應被忽視的攝影基礎,*重要的,是了解構圖、布光等的原理。掌握了這些原理的攝影師,就可以自如地利用它們來創(chuàng)作。后期處理的技巧在照片中也許是表現(xiàn)得*為明顯的。技巧精湛的照片可以只因為技巧而受到稱贊。

 

  下圖《夢境/生活》夏雨磅礴,一個男人縮成一團站在喬志街和市場街拐角的雨棚下,在悉尼的這場雷陣雨下跑過后,他的領帶被甩到了肩膀上。這張照片的畫面組合技巧在于帕克對光線-尤其是高反差光線-的敏感性,此外他把畫面不同縱深納入畫框,讓他們之間構成平衡,同時讓觀眾的視線可以停留在畫面中間有雨滴濺起的水花上。

 

是什么成就了好的攝影作品?

  2.能引起觀眾的反應
 

  好的攝影作品是可以刺激視覺的,從而使觀眾產(chǎn)生興趣反應。也許不是每個人,但應該有足夠的人能產(chǎn)生反應,以表明圖像具有吸引力。如果觀眾的第一反應是“我之前看過這樣的照片”,那這幅作品就失敗了。這也許是一個殘酷的評價,攝影師希望他們的照片能夠被觀看、注意和討論,其前提是照片必須能刺激觀眾,能引起他們的思考。而對于需要表現(xiàn)出創(chuàng)意的攝影,當攝影師試圖猜測觀眾的反應時,問題就出現(xiàn)了。

  過于關注觀眾對照片的反應,反而會導致失敗,照片會顯得過于矯飾,意圖太明顯,難以讓人喜歡。攝影的觀眾希望透過攝影師具有想象力的眼睛看到一些新鮮的東西。然而,如果人們以為攝影師純粹是為了取悅他們,又往往覺得受到了欺騙。

 

是什么成就了好的攝影作品?

  3.能讓觀眾產(chǎn)生多層次的感受
 

  一幅好的攝影作品給觀眾提供的不僅是直接、明顯的圖像,它還可以產(chǎn)生多層次的作用。換句話說,觀看好的攝影作品能夠給人帶來多層次的感受。在各種藝術中,攝影在這方面是*突出的,因為它與真實性有著天然的矛盾關系。照片是與生活有關的,它無法脫離生活。

  從創(chuàng)意方面看,攝影師可以很好地利用這種關系。攝影師有著兩重參照系可以表現(xiàn)和探索,但這需要創(chuàng)作,需要認知。引起觀眾共鳴是很基本的要求。人們都喜歡發(fā)現(xiàn),都想獲得刺激,都樂于尋找關系和發(fā)現(xiàn)深層次的事物。

  對于照片來說,過于明顯是比模糊隱晦更嚴重的過失,因為這是對觀眾智商的侮辱。一幅表露無遺、不言自明、別無他物的圖像很難讓人多看一眼,當然也不能讓人喜歡。

  ***,這些多層次的感受和觀看帶有意外性和不可預知性。盡管上面的這些會讓人覺得所有成功攝影作品都是從一開始就構思好的,但有很多***照片卻是在攝影師起初沒有察覺的情況下創(chuàng)作出來的。

 

是什么成就了好的攝影作品?

  4.具有其自身的攝影背景
 

  對已經(jīng)處于公眾視野下的影像的了解,是好的攝影作品的拍攝前提。就像前面提到的,當一幅作品表現(xiàn)出對觀眾的迎合時,它就處于危險的境地。但攝影是深深地嵌入于當下的,它是每個人的日常所見的一部分,因此它一定會有其文化背景。

  攝影有著固有的當代性,大多數(shù)人都喜歡與此時此地有關的攝影。

  19 世紀的攝影只屬于19 世紀,它們迷人、珍貴,卻不屬于當代。成熟的攝影師會知道自己的影像在哪方面符合他人的背景。一些攝影師會努力仿效他人,或者至少保持與他人相同的方向。另一些攝影師則相反,他們會與某些攝影師保持距離。

  然而,這些攝影師都會意識到觀眾有可能會在更廣的背景下審視自己的作品。例如,某個攝影師選擇拍攝靜物,并相信他的作品會對靜物攝影有所貢獻,但它們無法逃脫與保羅·奧特布里奇(Paulouterbridge)和歐文·佩恩(Irving Penn)等大師的作品的比較。

 

是什么成就了好的攝影作品?

  5.包含思想


  真正的藝術作品都必須有一定的思想深度。攝影作品中的思想可能是表面上的構圖方式,也可能是更深刻的理念。它甚至可以讓檢查照片的攝影師本人感到驚喜,但照片還需要一些能夠讓人理解其想象力的東西。實際上,這對攝影格外重要,因為照片是可以在沒有任何思想的情況下拍攝出來的。

  和其他藝術一樣,攝影的成功也可以源于它的“*小公分母”。很多被認為成功的攝影作品也會被一些人視為膚淺之作。通過代理銷售到圖片庫的照片的拍攝也是充滿困難的,而他們往往會缺乏思想性。

 

是什么成就了好的攝影作品?

  6.不模仿


  每一種藝術都應該專注于其過人之處,而不應該模仿其他藝術,這頁是一個長久以來的觀點了。極具影響力的藝術評論家克萊門特·格林伯格寫道,“每一種藝術的唯一、正確的勝任領域”在于“其媒介在本質上的獨特之處”,任何藝術都不應該借鑒其他藝術,以保持自身的“純粹”。

  因此,好的攝影作品不應該試圖模仿其他藝術,或者至少要在模仿中帶有反諷意味。攝影應該探索其自身的媒介,這意味著攝影師需要對攝影的擅長之處有清晰的認識。

  除此以外,好的攝影作品也不應該模仿其他作品,而應該在盡量多的影像之中顯現(xiàn)出它的全新之處。因此,紀實是攝影的過人之處,這也引發(fā)了一種強調清晰、客觀、冷靜、不涉及個人表達的創(chuàng)作方式。

  帶有個人表達的、捕捉引發(fā)情感的瞬間的紀實,是另一種同樣依賴于攝影獨特性的創(chuàng)作方式,攝影的媒介的另一個特點就是它獨有的光學特征,如眩光、對焦、動態(tài)模糊、反光、投影等,它們都為攝影創(chuàng)作提供了豐富的可能性。這一方面是因為相機可以很容易拍攝到這些特征,另一方面是因為它們有一種虛幻性,就像照片本身一樣。
 

是什么成就了好的攝影作品?

免責聲明: 本站部分內容、觀點、圖片、文字、視頻來自本站用戶上傳發(fā)布,如有侵犯到您的相關權益,請點擊《權利通知指引》,您可根據(jù)該指引發(fā)出權利通知書,我們將根據(jù)中國法律法規(guī)和政府規(guī)范性文件立即審核并處理。
網(wǎng)友評論
發(fā)表
查看更多評論
專訪棲家兒童攝影創(chuàng)始人
專訪棲家兒童攝影創(chuàng)始人
攝影的魅力,在于瞬間,在于真實,更重要的則是在于感悟…
專訪修圖師阿星
專訪修圖師阿星
你看到美輪美奐的雜志封面,但你能想象它和原圖相差多遠么…
專訪兒童攝影師友十六
專訪兒童攝影師友十六
跟小孩子相處的時光總是過得飛快,在多年的拍攝過程中,友十六遇到過…
專訪修圖師蕭嵐
專訪修圖師蕭嵐
一個人對于自己的事業(yè)究竟可以熱愛到何種地步?修圖師蕭嵐用一句話便能完整詮釋…
專訪人像攝影修圖師杰子
專訪人像攝影修圖師杰子
做修圖能堅持下去是最難的,有多少人已經(jīng)下定決心,最終還是半途而廢了…
專訪攝影師王磊
專訪攝影師王磊
你有想過夢想有多遠嗎?對于未來,我們有著各種各樣的構想,也有著各式各樣…
專訪情訂奇緣團隊
專訪情訂奇緣團隊
情訂奇緣攝影團隊,成立于97年,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20多年的一個綜合型、大型影樓…
專訪品尚修圖工作室創(chuàng)始人
專訪品尚修圖工作室創(chuàng)始人
田興國老師一直說他是一名草根修圖師,沒有閃亮的頭銜,沒有深厚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