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意外,沒有驚喜,尼康Z50就這樣悄然無息的來了。畢竟這個定位,動靜太大,反而容易被吐槽。
有意思的是,一起發(fā)布的還有Z6、Z7的手柄MB-N10。有什么絕妙之處呢?可以塞進兩塊EN-EL15b電池。
然后呢?沒了,真的連豎排快門都沒有。這不就是活生生的移動電源嗎?恩,售價在1500元左右。這筆錢,我可以買多3塊原裝電池(售價大約在380元中又有)。
這也好意思叫手柄?根本就是個電池盒。
再來看看佳能EOS R系列的原廠手柄BG-E22,售價已經(jīng)跌到700元以內(nèi)了,原裝的。看看人家的功能,除了同樣可以塞進去兩塊LP-E6鋰電池,還配備了快門按鈕、主撥盤等,如假包換的豎拍手柄。
當然了,也有心黑的比較透的。打聽一下,索尼原裝VG-C4EM 豎拍手柄,最少也要2500元才能到手。功能和佳能BG-E22幾乎一樣。貴?不存在的,因為根本就沒人買。當然了,也有用戶直言不諱,“我缺的是配件的錢嗎?”。
富士呢?適用于X-T3的手柄VG-XT3售價跌到850元左右。
有人很嚴肅的問過我,無反時代,手柄必要嗎?
如果只是購買套機玩玩,手柄純屬多余,而且還是累贅。續(xù)航不夠,多買幾塊電池,原裝電池就好。
如果出了全套單反,下決心干革命,那手柄可以考慮,畢竟裝上大三元這類鏡頭,無反的機身真的抓著不舒服。我用A7M2的那段時間,握持的時候,小拇指總有一種無處安放的感覺,畢竟手柄太貴了,最后百十塊錢,買了一個副廠的擴展手柄,總算抓得舒服一些了,就和佳能EG-E1是一個性質(zhì)的東西。
時代真的不同了,想當年,手柄是可以裝逼的,因為機身變得寬大威武,視覺提升一個檔次。
手柄是可以榨干機身性能的,連拍速度加快,續(xù)航能力增強。
手柄是可以帶來更多利潤的。
手柄一直成為被低估的攝影配件。在誕生之初,它就是個膠卷倉,負責自動卷片的。大家都知道,135膠片一般都是24張和36張,但如果進行運動拍攝,這根本不夠用,換膠卷太浪費時間,于是就有了這玩意,可以提供5倍膠卷容量。
手柄真正扮演重要作用是從佳能EOS 1開始,手柄中被植入了超級強大的卷片馬達,連拍速度從2.5fps大幅提高到5.5fps。尼康F5將手柄一體設(shè)計,提高了連拍速度,達到了8張/秒,延長了續(xù)航時間,還配備了屏幕,實用性被提到一個很高的程度,攝影師普遍評價很好。
進入數(shù)碼單反時代,手柄的作用被繼續(xù)放大。一方面,機身越來越吃電,吐槽續(xù)航能力的聲音越來越高。另一方面,機身全面電子化后,功能遷移變得輕而易舉,就看廠商想不想了。要舉例子嗎?富士X-T2的手柄VPB-XT2,并不只是為了方便豎排和延長續(xù)航,重頭戲在于提供了一個增能模式,開啟后不但連拍速度從8張/秒提升到11張/秒,而且對焦速度、拍攝間隔、快門時滯都有提升,甚至取景器的100fps刷新率也需要手柄的額外支持。
是什么在驅(qū)動廠商這么做?利潤。就拿尼康MB-N10這樣的電池盒來說,利潤絕對超過70%,即便富士VPB-XT2有隱藏增能模式,利潤也超過50%。
還有人問過我,原廠和副廠手柄的區(qū)別。憑良心說,副廠真的性價比高,壞倒是不那么容易壞,但是快門手感開始就不好,然后越用越糟糕。有些垃圾品牌,兼容性還有問題,所以能不買還是別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