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下快門,并不意味著拍攝過程的終結(jié),而相反,對于我們的作品來說,快門動作的發(fā)生僅僅只是完成了一張照片的前半部分,對于一張真正想要表達自己想法的作品來說,后期是必不可少的。
不要相信什么直出黨,這世上并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直出,所謂的直出 jpg 也不過是相機內(nèi)部處理完的結(jié)果,所得到的效果往往都是不盡如人意的,就算是膠片時代,也會因為沖洗流程的差異,底掃的設置等等而讓照片所謂的「直出」有不同,作為膠片后期的暗室(DarkRoom)更是所有傳統(tǒng)拍攝者必不可少的工作流程,所以到了數(shù)碼時代,更是有了作為數(shù)碼影像后期處理的軟件明室(Lightroom)。所謂的直出黨更多的只是懶。
一張照片的誕生,應該包含三個過程,構(gòu)思,構(gòu)建,以及成型。構(gòu)思是拍照的前期,我們因為心中的某一個想法,或者只是單單看到這個畫面覺得好看就決定要捕捉下這個畫面,于是我們舉起相機,調(diào)整設置,按下快門,將畫面在感光元件上構(gòu)建出來。到此為止,畫面只是按照相機的意愿被定格,所得到的結(jié)果并不一定是我們所想到達到的效果,同樣一個畫面,只要用同樣的器材,站在同樣的角度,在同樣的時間,用同樣的設置,每個人都可以拍出一樣的畫面,而只有經(jīng)過后期,才能將我們所拍下的照片與其他的照片區(qū)分開來,建立起真正意義上的屬于自己的照片。
尤其是現(xiàn)在這個時代,拍照早已經(jīng)不再是一件難事,拍攝設備的普及,相機自動化的便捷,影像和我們之間的聯(lián)系也越來越淡薄,想要拍出一張沒有問題的照片非常簡單,甚至不需要任何拍照技巧,只需要全部按照相機的程序?qū)十嬅姘聪驴扉T就可以了,但是如果想要讓照片的水平提升到一個新的層次,就只有通過后期。
但是在各種濾鏡 app 如此發(fā)達的現(xiàn)代,又出現(xiàn)了一個新的問題,大部分人往往看到一張好看的照片的時候,就會不由自主的發(fā)出這樣一個疑問:用的是什么濾鏡?
對于認真后期的拍攝者來說,這個問題不亞于一次暴擊。他們輕率的將拍攝者對于照片的理解以及專門針對這張照片所作出的調(diào)整輕描淡寫的抹去,而將所有的功勞歸功于一個毫無生命的濾鏡。
對他們來說,后期就等于濾鏡,只要有了濾鏡,那些好看的色調(diào)誰都能調(diào)出來。濾鏡給懶人們提供了一萬種解決方案。
真的是這樣嗎?可能并不是。每張照片都是不一樣的,即使樣片上套用某種濾鏡的照片再好看,可能到了自己拍的照片上都會多多少少有些不對味兒。給一張照片套上一個濾鏡,可能只要按一下手指就能輕松完成,但是這樣的濾鏡卻不能給我們所拍下的照片帶來自己想要表達的感情,因為它根本就不是我們所想要的畫面,穿上別人的衣服,卻流失自己的溫度。
照片本身并沒有好壞,但照片卻有親疏。每一張照片都是主觀情感的表達,是我們所看到的那一刻的畫面,那一秒的自己的想法的真實再現(xiàn),不管我們拍下來的照片在別人的眼里是好是壞,對我們來說,卻是同那個一去不返的時間,那個記憶里的空間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的。按下的快門,不僅僅是對畫面定格,更是定格了我們?nèi)松械囊粋€時間切片,定格了我們的所見所想,也正是因此我們才會想要用手中的相機將它們記錄下來。
客觀上照片在別人眼里有好看還是不好看的分別,而主觀上在我們自己心里的意義,只有我們自己知道。
這是我們所記錄下來的瞬間,看到這張照片,會令我們回想起按下快門時的那個場景,回想起當時自己的心情,回想起周圍的溫度,聲音,氣味,回想起還在身邊的那個人。
所以我們要用自己的方式讓這個屬于我們的瞬間達到我們心中的「完美」,這「完美」不是一個簡單的沒有感情的濾鏡就能夠代替,它是曝光、對比、色階、色調(diào)、直方圖、曲線這些枯燥的內(nèi)容在畫面上的再現(xiàn),是我們和回憶之間的一場對話,用記憶中的瞬間去拆解照片中每一個微小的細節(jié)。
也正是這個過程,讓我們明白了瞬間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