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越來越多追求浪漫的準新人們選擇“旅游拍攝”婚紗照,“旅拍”成為一種全新主題游產品的同時,“旅拍”機構數量迅猛增長,這些機構存在著產品魚龍混雜、技術水平參差不齊、缺少相應監(jiān)管等問題。
消費者:體驗差、誘好評、退款難
準新娘嘟嘟說起旅游拍攝婚紗照一事可謂滿腹委屈,“從線上銷售到拍攝當天,對方不停地推銷優(yōu)惠政策,催促付款。到拍攝地后,又推銷其他收費的路線,費用交了,第二天卻不能正常拍攝,我要求退款按***種路線拍攝,對方卻告知攝影師和化妝師行程已排滿,要我們調整拍攝的檔期。”她憤怒地說。
像嘟嘟這種有不愉快經歷的新人不在少數。“我在一家知名旅拍機構預訂的主題游產品費用是6999元,可實際消費15000元,說好的‘一對一’專人服務,***后卻是‘一對四’,每次拍攝都要等待很久,婚紗是半舊的,精修的照片與本人差別很大……”對于經濟條件相對充裕的李先生來說,曾***“邊走邊拍”的婚紗照拍攝方式,“期望很高,但是總體拍出來的效果并不理想。”李先生說。
據了解,在一些團購網站和旅游網站上,不少影樓的主題線路均以超低價、贈送各種大禮包的優(yōu)惠措施吸引消費者,一趟“旅拍”甚至比一次普通跟團游還便宜,這對消費者來說非常具有吸引力。但這些相對低價的“旅拍”中,大多存在著服務差、價格高、加價項目多、照片處理不理想等情況。
業(yè)內人士:提防低價誘惑背后的套路80%
“隨著短視頻的興起,抖音、快手平臺上經常會出現‘旅拍’的廣告。其報價低,而且廣告評價區(qū)都是高評價。但評論可能是刷出來的,低價誘惑的背后極有可能臨時加價。”一位多年從事影樓工作的劉先生說。
如今做“旅拍”的團隊很多,有工作室、有個人攝影師,但水平參差不齊,“不少旅拍機構提供給客戶的樣片并不是自己拍攝的,而是從網上買的,實際拍出來的效果可能比手機自拍還差。”業(yè)內人士李女士稱,較低價格的團購會在拍攝中加收服裝、化妝、燈光等費用,選片的時候加收底片或者是修片的費用。
據業(yè)內人士透露,國內有品質的“旅拍”加上造型、化妝等費用,價格一般在1萬元以上,而且還會根據攝影師的不同,價格有所波動,這些并不包括消費者往返機票或者有外地攝影師的費用。
專家:行業(yè)發(fā)展缺乏自律和監(jiān)管
目前市場上比較常見的一種“旅拍”類型是當地攝影機構與旅行社或網站配合,其中有的還是“婚慶+旅游”產品的分支部分,通過網絡平臺招攬客人,或者與旅行社合作打包成“旅拍”主題游產品,產品通常包括酒店住宿或者往返機票。但由于行業(yè)缺乏自律、相關監(jiān)管不到位,有很多打包產品并沒有真正列入旅游產品,質量令人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