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勇個展《這張臉》(This Face)的海報
中國攝影家徐勇的個展《這張臉》(This Face),即將于 7 月 16 日在日本橫濱“BankART”美術館開幕。這應該是疫情期間,中國藝術家在海外成功舉辦的為數(shù)極少的展事之一?!哆@張臉》是攝影家在一個普通工作日的十七小時內拍攝的五百一十三張人物肖像作品,“被攝體”是同一位主角——來自東北的京漂性工作者紫 U。當我們順著一天的時間線,依次觀看這五百一十三張“時間切片”時,仿佛能讀出紫U不同的工作狀態(tài),以及在不同的狀態(tài)下,由那張靜默的臉所講述的情緒、生活和故事。
本文是該個展的序言。在文章中,藝術評論家劉檸為我們介紹了《這張臉》的創(chuàng)作背景,同時也追溯了徐勇過往三十年在藝術風格上的變化。從《胡同壹佰零一像》《小方家胡同》,到《解決方案》《十八度灰》,徐勇創(chuàng)作理念的蛻變幾乎折射了整部攝影史的嬗變——從用鏡頭和膠片記錄圖像,到用圖像去捕捉和表現(xiàn)遠超出圖像本身的東西。
徐勇:時間的切片
撰文:劉檸
徐勇出道早,是攝影圈的老炮。1980 年,《北京日報》舉辦公開攝影比賽“北京一日”,應該是“文革”后的首次,徐勇以一張攝于北海公園內的黑白攝影參賽。后作品在報紙上發(fā)表:以五龍亭的邊緣為框架,把女教師為一群中學生做游園講解的場面納入“相框”內,背景是遠處的白塔。彼時,北海公園甫結束長達七年的關閉,重新開放未久,市民對這處與中南海一水相連的神秘“官園”充滿了想象。那幅作品構圖均衡,格調清新,全無意識形態(tài)色彩,有很強的視覺性,不意斬獲二等獎。徐勇受到鼓舞,從此踏上了創(chuàng)作之路。
八十年代中期,他在北京廣告公司任專職攝影師。時值中日關系蜜月期,日本產品海量涌入中國,日系廣告鋪天蓋地。作為當時首都***國營廣告公司的攝影師,徐勇有機會參與電通、博報堂等日本廣告公司主導的廣告攝影和電視宣傳片的制作,盡管是服務于特定客戶的商業(yè)攝影,但他卻從中習得了藝術創(chuàng)意及其技術呈現(xiàn)的一整套方法。后來的事實證明,這些從現(xiàn)場學來的技法,一點沒糟蹋:他在膠片上呈現(xiàn)的中國——從魯迅故里、黃河故道等“鄉(xiāng)土中國”,到一系列社會性事件,不僅是珍貴的歷史記錄,同時也具有極高的完成度和審美性。拍攝于 1989 年下半年、于翌年出版的攝影集《胡同壹佰零一像》(浙江攝影出版社,1990),是趕在北京建城史上前所未聞的超大規(guī)模開發(fā)破土動工之前,對靜謐的胡同的一次深情回望。
徐勇作品:前井胡同(1989年)
不過,隨著創(chuàng)作實踐的深入,攝影家的藝術視野和創(chuàng)作理念都發(fā)生了微妙的變化,單純的記錄,哪怕是美學上無懈可擊的影像記錄,也殊難使他滿足,他甚至質疑國內媒體上甚囂塵上的所謂“紀實攝影”(Documentary Photography)的提法,并惹起了一場不大不小的筆墨官司。與此同時,他開始關注和思考攝影背后的邏輯問題,嘗試在記錄中,融入觀念要素,或者說是在一種藝術觀念的支撐下,展開創(chuàng)作活動。用他自己的話說,“攝影到了今天,它的圖像成立已經(jīng)不是簡單的感性的東西,其背后的邏輯理性很復雜”。
事實上,這種觀念攝影,已然超越了傳統(tǒng)攝影的畛域,成為當代藝術的有機構成。因有明確的問題意識及貫穿始終的邏輯,作品的張力大大強化。如同樣是表達對城建、拆遷問題的關注,2003 年出版的攝影集《小方家胡同》(中國攝影出版社),被攝體不再是胡同本身,而是生于斯長于斯的胡同原住民。而且,那些原住民并不是通常意義上單純的被攝體,而是攝影家所構筑的整體藝術觀念的表達主體,像一場大型 COSPLAY 似的,膠片記錄的每個人都是參與者。那些面無表情的男女老幼,身穿居家服裝,或干脆赤裸上半身,手持寫有姓名、出生年月和身份的卡片紙,或全家或單獨或懷抱寵物,或坐或立于灰磚墻前,曝光于彩色膠片上的肖像攝影,靜靜地向空氣中釋放著個體的壓抑,畫面有種預言般的不安氛圍。果然,兩個半月后,小方家胡同夷為平地。攝影集中的***后一幀:立在瓦礫中的三腳架,透過三腳架上機械單反相機的取景器,前方是模糊的天際線和一排高聳的塔吊。
徐勇攝影集《小方家胡同》(中國攝影出版社,2003年)
這種拍攝者與被攝體互動式的觀念游戲,后又被攝影家進一步發(fā)展,成了一種全新的攝影語言,更加富于多義性。在題材上也超越了對胡同保護、城市化等社會現(xiàn)實問題的關注,而切入對攝影本質、對性的思考與表現(xiàn)。
如 2010 年出版的攝影集《十八度灰》(18% Gray,Timezone 8 出版公司,2010),攝影家試圖打破相機的機械相似性對攝影媒介表達的限制,探索了圖像與光的關系。所謂“十八度灰”,是借用攝影感光原理中的一個技術概念。拍攝方式是將相機的鏡頭與機身分離,在二者之間加裝一個長約十厘米的連接圈。改裝后的相機雖無法實現(xiàn)調焦與對焦功能,但攝影記錄光的原理并沒有改變。攝影家攜這臺“百無一用”的相機,拍攝了三十六處有生命記憶的場所,如童年生活過的上海弄堂、拋撒祖父骨灰的黃浦江、天安門廣場等。作品的“成像”虛化到只剩被攝體留下的微弱色光,但它們無疑都對應著一個法定地名,代表一個固定的空間場域。
2011 年,攝影家又如法炮制,用同樣的手法拍攝了另一個系列《朋友肖像》。說是“肖像”,可通過那臺“光的裝置”,徐勇的藝術家朋友們(筆者也忝列其中),呈現(xiàn)在膠片上的與其說是容顏,毋寧說是氣場。不過,這倒令人聯(lián)想到本雅明(Walter Benjamin)的“靈韻”(Aura)說,仿佛瞬間從數(shù)碼時代穿越回機械復制時代之前,攝影者與被攝體被迫共同直面攝影術發(fā)明之初的照片本質。
徐勇作品:ID·關穎(2011年)
性是徐勇屢屢挑戰(zhàn)的主題,但他顯然不想以過于簡單的形式來表達,而再次訴諸觀念攝影。因為他深知,對性主題直接、線性的表現(xiàn),一則是災梨禍棗,太多太濫,二是往往放任作品在社會學層面被過度解讀,甚至淪為廉價道德批判的犧牲。于是我們看到,在 2007 年出版的《解決方案》(Solution Scheme,香港文化中國出版社)中,坐臺小姐余娜不復是單純的被攝體,而變身為觀念游戲中能動的 Player:快門線在握,不僅何時撳快門取決于她,連后期作品的營收,也是按合同的規(guī)定,與攝影家分成。當然,攝影集的署名也是“徐勇+余娜”。這可能是中國攝影史上破天荒的玩法。
攝影集《解決方案》(Solution Scheme,徐勇+余娜,香港文化中國出版社,2007年)
此番展出的作品《這張臉》(This Face,香港文化中國出版社,2011;德國 HATJE CANTZ 社,2021),從形式上,可以說是攝影家的“故伎”重演——肖像攝影確乎是他迷戀的藝術語言,既用來探索攝影的本質,亦以之表現(xiàn)其對性問題的思考。舉凡視覺藝術的七十二相,已難尋比肖像攝影更多義、更復雜的藝術現(xiàn)象。肖像攝影的歷史,可以說與攝影史等長。十九世紀以前,擁有一幅肖像是貴族的特權,而攝影術的出現(xiàn),使這種權利“下放”到布爾喬亞。到今天,隨著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的普及,以 Instagram selfie 和小資打卡為代表,肖像攝影更成了像自來水一樣稀松平常、理所當然的事情。
攝影集《這張臉》德文版(徐勇+紫U,德國Hatje Cantz出版社,2021年)
那么,在這種情境下,肖像攝影何為?或者說肖像攝影還有什么意義呢?從費力克斯·納達爾(Félix Nadar)拍攝的法蘭西布爾喬亞知識分子,到奧古斯特·桑德(August Sander)的“德意志民族志”,到美國攝影家理查德·阿維頓(Richard Avedon)所定義的時尚及時尚人物,除了肖像攝影是時代的眼光,“偉大的肖像攝影家是歷史家”(日本攝影批評家多木浩二語)這一點外,所有那些既有的、“高大上”的美學價值標準統(tǒng)統(tǒng)坍塌了,“一切堅固的東西都已經(jīng)都煙消云散了”(卡爾·馬克思語)。用阿維頓自己的話說:
情緒或事實,在轉化成照片的那一刻之后,就不再是事實了,而是一種觀點。攝影沒有不準確這回事,因此所有照片都是準確的,卻沒有一張是真相。
至此,試圖從二十一世紀的肖像攝影中尋找“真實”(或“真相”)的努力,可以休矣。而取代“真”者,可能是某些其他的價值維度,譬如“存在”等與時間相關的觀念,譬如敘事性。而恰恰是這兩點,構成了作為觀念攝影的《這張臉》的藝術價值內核。
全書共有攝影作品五百一十三幀,是對東北出身的京漂性工作者紫 U,在一個工作日——從上午九點一直到翌日凌晨兩點——共十七個小時的“工作記錄”。不過,攝影家并沒有正面表現(xiàn)她的日常工作,甚至完全未涉及其工作的場所(包租的酒店房間、雙人床、浴室等),而是通過她的肖像來呈現(xiàn)其工作狀態(tài)。嚴格說來,是工作剛剛結束后的那一刻的狀態(tài),包括面部神情、發(fā)型、妝容和臉上的(汗)水漬等。所謂肖像,其實也與人們通常理解的上半身攝影不同,有點像八十年代流行的大頭貼,但要清晰得多。攝影家用微距鏡頭拍攝,鏡頭距被攝體的臉僅有幾十厘米,可確保臉部足夠清晰且不變形,可景深卻很淺,乃至連耳朵的輪廓和耳飾都有些模糊。除了少數(shù)幾幀能隱約窺見肩上吊帶的淺粉,卻看不到睡衣和項鏈。
《這張臉》于 798 “時態(tài)空間”首展時的情景(2011 年 5 月)
作為讀者,只能閱讀構成攝影集的兩種文本,一是視覺文本,即五百一十三幀照片??衫斫鉃樵谑邆€小時——一千零二十分鐘這樣一個時段內的“時間切片”,而切片本身所覆蓋的“時長”,則取決于快門速度。五百一十三張切片,構成一個完整的敘事——在一個比 996 還要殘酷的漫長工作日里,紫 U 在每時每刻,甚至每分每秒的表情,包括面部的狀態(tài):期待、失望,茫然、失神,委屈、傷感,不適、疼痛,屈辱、惡心,壓抑、憤怒,掙扎、恐懼,疲憊、麻木,倦怠、虛無……當然,間或也會伴隨著小喜悅、小確幸,更多則是平靜的無奈,或無奈的平靜。
你如果足夠細心,盡可以從每張切片所呈現(xiàn)的妝容和發(fā)型的變化,來判斷時辰,順帶猜測她工作的進展:從云鬢高盤,到長發(fā)散開,劉海蓋住額頭。從發(fā)絲干干,到逐漸變濕,濕到不行,貼在臉上,滿臉都泛出水光,也不知到底是汗水、淚水,或其他體液,還是淋浴所致。從濃艷整飭的煙熏妝下嫵媚的眼,到被汗水、體液洇成一片后,變得輪廓模糊的眼,直到卸妝后,眼輪明顯變小,卻依舊很美的眼……一天之內,眼睛的變化,簡直判若兩人。嘴唇也充滿了表情:或緊閉,或微張,或嘟著;或涂滿口紅,紅得發(fā)亮,或恢復素顏,在燈光的反射下泛著青白。
二是文字文本——紫 U 手記:2011 年 1 月 19 日的日記。記錄了從上午十點起床后,到凌晨一點多這十五個鐘頭內發(fā)生的事。場所只有一個,就是老板 Lee 為她包租的地處京城東三環(huán)的酒店房間。記述的人物,除了老板,還有中年作家、開賓利車的陳、Lee 介紹的胖客人、年屆花甲的帥老頭、老想強行接吻的魯、小有名氣的演員、愛遲到的李,身材高大、中文流利,卻有些怪癖的老外,間或穿插一兩通閨蜜的來電,及女主人公的回憶、觀察和所感。
圓珠筆手寫體,字雖談不上好,且偶有涂改,但少有錯別字,文字也很清通,到底受過大學教育。作為敘事文本,紫 U 娓娓道來,調子怨而不怒,哀而不傷,偶爾不忘抖個包袱,或自黑一把,生動詼諧,頗像都市傳說,很多橋段令人忍俊不禁,我甚至覺得達到了京城著名出版家老六所謂“三有”(有趣、有料、有種)文本的及格標準。
攝影集《這張臉》(徐勇+紫U,香港文化中國出版社,2011年)
如此,五百一十三張時間切片與作為被攝體的女主人公紫 U 的手記,構成了這個名為“這張臉”的觀念攝影裝置。隱身在鏡頭背后的攝影家,以強大的觀念邏輯呈現(xiàn)了一種存在。因系數(shù)碼攝影,曝光程序取決于機身內微電腦的算法,有時源于某種原因不明的 bug,反映到儲存卡上的數(shù)據(jù)會“過曝”,導致印出來的照片一片煞白。但這種曝光失敗的照片,同樣是一張有效的時間切片,攝影家會按照 Time Line 的順序,編上頁碼,插入攝影集中,構成完整的存在。單看每一張切片本身,只代表那一瞬的面容和表情,可以說是摒除敘事的。但當五百一十三張切片排列在一起時,一張張切片會隨著人臉的表情動起來,那種存在感是壓倒性的。筆者至今猶記得 2011 年 5 月,在 798 “時態(tài)空間”第①次觀看這個作品時的震撼。
紫 U 手記甚至達到了京城著名出版家老六所謂“三有”文本的及格標準
除此之外,紫 U 手記無疑也強化了這種敘事,而且賦予作品以一種社會學和歷史學的語義。不過,那并不是攝影家的初衷和訴求,也許可視為藝術的“副產品”。與《解決方案》一樣,這部磚頭攝影集的署名仍然是“徐勇+紫 U”。
對日本的觀眾和讀者來說,徐勇其實并不是陌生的名字。九十年代中期到二十一世紀之初,他曾在日本新潮社和平凡社出版過兩種攝影集(《胡同——北京的路地》,新潮社,1994,《胡同——北京下町的路地》,平凡社文庫本,2003),也在日本參加過聯(lián)展,與北井一夫、筱山紀信、石內都等日本攝影家都有過或多或少的交流。這次個展,不啻回歸。惟疫情當前,攝影家本人無法親臨橫濱展場,與故雨新知和讀者諸君當面切磋,共話藝事,誠為憾事。但中國有句古諺,“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風物長宜放眼量,把目下能做的事做到極致,便是對未來的有效鏈接。期待疫后中日文化藝術民間交流的更大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