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消息,將父親遺骸“暴曬”于網(wǎng)絡,被迫承受或獵奇、或膜拜、或鄙夷的眼光——這種“藝術”實在讓人接受無能。
今年的清明節(jié)假期,一則非典型性“假日新聞”引發(fā)輿論關注——一個叫司原逐翼的人,在清明節(jié)為父親遷墳,挖出父親的尸骨后,他脫掉衣服,和父親的遺骸合影。司原逐翼認為:“這是一個藝術,這是悼念我父親的方式”“是純粹的沒有雜質的,這種東西公布于眾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在傳統(tǒng)社會,一個孩子長大有出息,為***去的父親遷墳,應該是孝心的表現(xiàn)。但是在社交媒體時代,這樣的事情注定難以平靜:他不僅和尸骸合影,還把照片發(fā)在了微博上。在自己的微信公號,他寫下了過程——相關內容已經(jīng)被刪除,但是仍在網(wǎng)上流傳。毫無疑問,這樣的照片讓人感到不適。在深夜和幾個朋友討論此事,一個朋友坦言,看了沒法睡覺。而另一個有些先鋒觀念的朋友,則把這理解為一種“行為藝術”。而我只能敷衍兩句,因為實在不敢點開大圖細看。
▲司原逐翼發(fā)布的照片。
赤條條和父親的尸骸合影,到底表達了什么“意義”?是對自己生命來源的沉思,還是對時光流逝的感嘆?當事人解釋,父親去世的時候,他才三歲,所以沒有和父親合影的機會,腦海中也沒有一個完備的“父親形象”,所以才想了這個辦法。至于裸身合照,是因為“父親已經(jīng)只剩下骨頭,我怎么還好意思穿衣服呢”??陀^說,司原逐翼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以如此超然的心態(tài)來對待父親的遺骸,仍不免讓人感到吃驚。依照當今法律,這好像并不違法,法律確實沒有禁止和自己的父親尸骨拍照。人們普遍感到不適,不只是因為它是讓人感到恐怖的尸骨,也是因為那是“父親的遺骸”——這里有中國人獨特的情感模式,也就是社會普遍體認到的價值觀。
▲司原逐翼微博截圖
人們在醫(yī)學實驗室看到遺骸,也不會有這樣的不適感。但是,“父親的遺骸”在中國文化中具備某種神圣性。傳統(tǒng)社會在遷墳的時候,往往也會伴以某種儀式,安撫逝者的靈魂。把自己父親的遺骸這樣暴露出來,已經(jīng)算是某種不敬;而在社交媒體上公開展示,則更讓人難堪。尤其是在清明節(jié),人們都在賦予逝去的親人以意義,都在尋求情感上安慰,這種“暴曬”和“赤裸”,確實冒犯到了人們的情感。這是社交媒體時代***典型的一幕。
當下的社會,人們有兩個普遍的訴求,第①是“和一切新奇事物合影”,第二就是“展示(曬出,秀)一切屬于自己的東西”,這兩個訴求,幾乎已經(jīng)發(fā)展為人類新型的欲望模式。在清明節(jié),還有什么能比“展示自己和父親遺骸合影”更符合這個社交情景呢。相比之下,去看大自然的花花草草,就太沒有吸引力了。展示一切,這是人們喜歡的,但在意識的深處,也可能是人們***擔心的。在照片中,從當事人的臉上看不到任何特別的表情,仿佛和他合影的就是一件普通物什,為他拍照的是他的妻子,然后發(fā)在社交媒體上,他們在做這一切的時候都非常自然,仿佛就和展示日常生活一樣——相比于尸骸本身,這種“冷靜而虛無”的態(tài)度,更讓人感到恐怖。 而把這一系列行為稱之為“藝術”,是否就能“自洽”了呢?恐怕也未必。對于一些藝術作品或行為藝術,雖然有時大眾未必能夠理解,但基本上抱持了一種尊重和包容的態(tài)度。但這并不意味著所有荒誕、目空一切、特立獨行的行為,都能用“藝術”來自我標榜,來屏蔽輿論的評判。
善待逝者及其尸骨是文明社會的一條天然法則;尊重父母,更是國人一脈相承的傳統(tǒng)道德。將親人尸骨用這樣的方式暴露在形形色色的網(wǎng)絡之中,被迫接受或獵奇、或膜拜、或鄙夷的眼光,無論如何,對于逝去的父親來說,都太過唐突。
原標題:攝影師裸體和父親遺骸合影,是為了“藝術”還是“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