搖著大葵扇逛公園、坐著竹搖椅納涼、三五知己下象棋……在“90后”廣州攝影師曾馮洋的記憶里,這些童年時期和長輩共同生活在老城的情景,在腦海里已經(jīng)成為記憶膠片,不斷回放重現(xiàn),難以抹去。
為了挖掘廣州乃至**普通人生活中的“家”,曾馮洋花了5年時間,希望用相機記錄100個家庭的故事,其中不乏生活在廣州老城區(qū)的主人公。鏡頭下的老城生活氣息觸動了曾馮洋,勾起她童年時在廣州與老一輩的生活回憶,為此,她將攝影展帶回承載了童年美好記憶的東山湖公園。
“90后”廣州攝影師曾馮洋
走進老城家庭:鏡頭記錄老城新生活
家,看似普通但又特殊,它既是物理空間也是情感空間,在日常生活中最普通不過的生活場所,也是親情之間產(chǎn)生感情記憶的空間載體。老城中的家庭故事,既有瑣碎的柴米油鹽,也濃縮了人們對老城的情感記憶。
歷時5年間,曾馮洋將記錄下的80多個家庭故事策劃成《記憶博物館——100個家》主題展覽:“100個家是我腦海中的概念,目前記錄了80多個家庭,未來還將繼續(xù)拍攝20多個家庭,甚至更多,有可能超過100個?!?br/>
游走于東山湖公園中島的溯·榭映美術(shù)館,在掛滿80多個家庭照片的展覽中,莫比烏斯環(huán)貫穿整個展覽空間,象征家庭中的愛是以永無止境的方式循環(huán)發(fā)生著。曾馮洋說:“家庭故事實在太多了,深入挖掘,會發(fā)現(xiàn)每個家庭成員彼此之間都以獨特方式相處,而在廣州老城區(qū)中的家庭,年輕人以自己對生活的理解,詮釋‘老廣’的家庭故事?!?br/>
穿街過巷,走進萬家。在5年時間里,曾馮洋拍攝了數(shù)十個廣州家庭,其中有大部分年輕人依舊眷戀老城區(qū)。雖然這里沒有華麗而現(xiàn)代的環(huán)境,但這些土生土長的年輕人仍愿意延續(xù)祖輩的生活根基,繼續(xù)守護老城區(qū)這片充滿煙火氣的土地。
在拍攝期間,曾馮洋發(fā)現(xiàn),老城區(qū)住宅樓從外表看已被歲月沖洗,留下一道道痕跡,但走進一些家庭里,卻有著舒適的居住環(huán)境:“尤其是‘80后’及‘90后’的本土年輕人,他們工作后的存款多數(shù)是花在老住宅的翻新和裝修上,為長輩和孩子營造溫馨的生活空間,或許這就是成長于老城的年輕人對老城的依戀,讓他們不舍得離開?!?/p>
《記憶博物館——100個家》主題展覽現(xiàn)場
重回老城公園:攜影展回憶童年時光
童年在越秀居住,年少在海珠成長,成年后的曾馮洋依然生活在老城海珠區(qū),老城的魅力流進血液里。平日,曾馮洋喜歡掛著相機,穿梭于老城區(qū)的菜市場,抓拍最真實的生活場景。
曾馮洋的媽媽是攝影師,她從小到大,耳濡目染,笑言自己是在菲林暗房長大的孩子,對圖像有獨特的情感。作為“攝二代”,曾馮洋并沒有將攝影作為自己的大學(xué)主修方向,而是攻讀熱門的金融專業(yè),攝影成為她讀書時期鉆研的興趣愛好。工作后的曾馮洋買了屬于自己的相機,開始接觸拍攝。
作為在老城區(qū)長大的“老廣”,幼時和外婆到東山湖公園游玩成為曾馮洋深刻的童年記憶。將攝影展帶回東山湖公園,曾馮洋認(rèn)為是一種緣分,也是她重回老城的方式。
在攝影展中,曾馮洋特意打造了一個影像展示區(qū),特意尋找與奶奶家中相似的家私物品,模擬“嫲嫲的家”,投影播放著她拍攝奶奶的照片,沉浸式的觀影空間,勾起年輕人與長輩相處的童年記憶。
老城的記憶不止于攝影展,老城區(qū)中的一磚一瓦都是包含著自己對廣州的理解,走在老城區(qū)中,曾馮洋發(fā)現(xiàn):“有些建筑難以避免出現(xiàn)褪色,翻新后沖刷了歷史感,這也是無法避免的現(xiàn)象,或許這讓我們更加懂得珍惜老城中的一景一物。而被翻新修舊的建筑在鏡頭下也呈現(xiàn)出不一樣的色彩,為城市注入新活力?!?/p>
《羊城晚報》2022年7月14日A15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