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腳架最高高度、不升中軸高度、最低高度
腳架高度取決于腳管的長度、節(jié)數(shù)以及其他一些設計。腳架高度一般有三個指標:最高高度(提升中軸時)、不升中軸高度以及最低高度。
最高高度很容易理解,就是腳架所有腳管都展開,并且中軸提升到最高點,整個腳架能達到的高度上限。一般拍攝使用,最高高度能滿足以下要求即可:平地站立拍攝時,腳架能支撐相機到達肩膀高度,稍微彎腰即能使用光學取景器拍攝。一般的拍攝使用,沒有必要追求更高的最高高度數(shù)值。
但是提升中軸的時候,腳架的穩(wěn)定性會降低,相對來說比較容易出現(xiàn)搖晃震動的情況,所以這里也要注意腳架不升中軸時可達到的最高高度。一般不升中軸高度會比最高高度低20-30厘米,但如果想不升中軸高度也達到眼平取景的要求,腳架自重將會很高(就算是碳纖維材質(zhì)也會超過2.5公斤了)。
最低高度相信是很多人都會忽略的。如果沒有特殊設計(中軸橫置、分段式中軸、云臺倒轉(zhuǎn)安裝等等),腳架的最低高度將取決于中軸的長度,一般腳架最低高度大概30、40厘米。如果腳架最低高度過高,在微距拍攝、低角度拍攝時相機就不能貼近地面,拍攝效果自然會打折。像曼富圖的一些系列,擁有中軸橫置功能,可快速地將中軸橫置于腳架上,可達到的最低高度便比一般腳架低很多。
4、折合后總長度
我們注重腳架展開的高度,但也不能忽視折合(收起腳管)時的長度,這個指標代表了腳架攜帶時的體積大小。如果你需要把三腳架放在行李箱中帶上飛機,你就需要考慮到這個數(shù)值。
眾所周知,民航托運的過程都是比較“顛簸”的(搬運人員的動作比得上私營快遞)。就算腳架不怕跌撞,領取托運行李時的混亂場景以及機場人員檢查不力,也很容易讓你單獨托運的三腳架以外“丟失”,單獨托運三腳架確實應該盡量避免。
而要將三腳架塞進空間有限的行李箱,最重要一點就是縮短腳架折合后的總長度。舊款的腳架通常會采用“多節(jié)腳管”來縮短折合長度,4節(jié)腳管折合長度會比3節(jié)款式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