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機內閃操控外閃觸發(fā)
閃燈離機延長線
紅外線觸發(fā)器(例如:Nikon SU-4)
外閃操控外閃光觸發(fā)(需要兩只閃燈以上)
無線Radio引閃器
Canon 600EX閃燈系列內建的無線系統(tǒng)(筆者沒機會用,只是在這邊一起提及)
以我的使用經驗來說,光觸發(fā)是最簡單也最方便的離閃方式,特別是原廠閃燈還可以TTL與高速同步。但最大缺點就是,光觸發(fā)很容易因為感應點的位置無法感應到光線而造成無法觸發(fā)。
而無線Radio引閃器,是另一種我覺得很好用的離機閃方式。無線Radio 引閃器有**品牌,像是Pocket Wizard,優(yōu)點在于可以支持TTL與高速同步,但就是貴。不過市面上也有很便宜只要幾百塊的品牌,像是永諾,除了無法TTL與高速同步外,說真的使用起真的是很好用。像我本身雖然有Pocket Wizard,但還是帶了一組永諾回來。
而Canon最新系列閃燈,無疑是解決了絕大多數(shù)離閃的問題,可以說是相當棒的產品,希望Nikon快點跟進。
▲光的質量就是一個很花功夫的習題,因為小閃燈的燈管很小所以光質先天并不好,出力也低。創(chuàng)造出一個好質量的光,需要不少額外的器具來輔助,創(chuàng)造出不同質感的光真的是非常復雜的一門功課,至今我也還再學習。在目前的階段中我把光的質量先簡化成光源的面積,也就是如何將小燈管的小閃燈擴大它的發(fā)光面積。
光是有邏輯性的
打光最基礎的第一件事就是先弄清楚光一定來源有自,特別是在戶外的環(huán)境中,你一定要先搞清楚光應該來自于哪個地方,然后順應這個邏輯來做打光的思考與設計。
就像這張照片其實為了窗外的曝光正確,其實屋內幾乎已經沒有光線了接近全黑。不過因為主體上方有個臺燈,所以我就順應著這個思考從燈的方向補了一個簡單的閃燈。當然這張照片拍起來還有許多改進的地方,但卻是光線邏輯一個很好的范例。
當你的閃燈捕光越有邏輯性,你就越容易隱藏你捕光的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