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盡量避免色彩斷層
上面提到過,色彩斷層的成因主要是圖像色彩深度不夠。色深越低的圖像,原始信息越少的圖像,比如8位的JPEG,運算時越容易出現(xiàn)斷裂的漸變帶。
因此我們前期應(yīng)當盡量使用無壓縮或者無損壓縮的raw格式拍攝。光比很大的時候,盡量包圍曝光再后期合成,而不是單張高光-100。
后期處理時,能在ACR、Lightroom等Raw處理器中進行的調(diào)整,就不要推遲到Photoshop中再操作,盡量利用raw文件的強大信息量。
Raw處理器進入PS時,使用16位的色彩深度。在ACR中,你只需要點擊界面最下面的一欄字,然后在彈出的設(shè)置面板中,把色彩深度調(diào)整為“16位/通道”。
這樣我們在從ACR進入PS的過程中,raw文件會被轉(zhuǎn)化為16位的圖像,標題欄最后會顯示“RGB/16”,而不是8位圖像的“RGB/8”。
在raw文件和16位圖像中操作,可以大大減緩色彩斷層的發(fā)生,卻也無法完全避免。有的時候后期壓暗提亮、HSL調(diào)整、降噪等操作,無可避免的還是會產(chǎn)生斷層,只有再用其他的辦法修復(fù)了。
如何修復(fù)色彩斷層
圖像領(lǐng)域我們可以用仿色(Dithering)的辦法來掩蓋色彩斷層。
所謂仿色就是仿造顏色,主要目的是用較少的顏色,來表達較豐富的色彩過渡。仿色使?jié)u變中的各種顏色不再是一個個生硬的色塊,而是互為交融滲透,這樣在人眼的整體視覺效果中就會形成平滑、自然的過渡,就像是自然條件下人看到的顏色一樣(百度百科)。
比如上面的漸變,右邊的圖像和左邊一樣,都只使用了4種顏色。但左邊各個顏色間邊界分明,過渡斷層就很明顯。右邊由于我們在過渡帶把幾種顏色混合在了一起,視覺上看起來就平滑多了。
那么我們?nèi)绾卧赑hotoshop中模擬仿色運算呢?
大家仔細觀察一下,仿色過渡中的一個個小顆粒,是不是有點像攝影師們的一位老朋友?
沒錯,那就是噪點!
所以聽起來有些不可思議。要解決色彩斷層問題,我們只需要往照片中相應(yīng)的區(qū)域,加入顆粒噪點就行了。
模擬仿色的加噪方式有很多。包括“濾鏡 - 雜色 - 添加雜色”、“濾鏡 - 濾鏡庫 - 噴濺”,“濾鏡 - Camera Raw濾鏡 - 顆粒”等等。我比較喜歡用最后一種方法。
首先按住Ctrl+Alt+Shift+E(蘋果鍵盤Command+Option+Shift+E)蓋印可見圖層,然后打開“濾鏡 - Camera Raw濾鏡”。
打開第七個面板 - “效果”面板,找到“顆粒”一欄,往右拖動“數(shù)量”滑塊。拖動時密切注意圖像,你會發(fā)現(xiàn)照片中顆粒越來越多,慢慢的色彩斷層就幾乎消失了。這張圖像,我的增加顆粒數(shù)量大概在2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