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
引子
說到丘吉爾,你腦海中閃現(xiàn)的影像是什么樣子的?叼著雪茄微笑?比出V的勝利手勢?還是電影《至暗時刻》的海報?我想很多人腦海中就會顯現(xiàn)出一個憤怒的丘吉爾的形象,像一只英格蘭斗犬。
0
2
故事
1941年12月7日,日本剛剛偷襲了珍珠港。丘吉爾當(dāng)時那是相當(dāng)?shù)摹_心!不要驚訝,這是真的!“我們終于贏得了勝利!”——這就是他第①反應(yīng)。別覺得丘首相沒人性,當(dāng)時在他心中打贏二戰(zhàn)比什么都重要。沒腦子的日本終于——把美國拖下水了。算上1941年6月22日,德國入侵蘇聯(lián),世界上殖民地***多的國家、世界上人口***多的國家、世界上領(lǐng)土面積***大的國家、世界上***有錢的國家——軸心國將對手集齊了??梢哉f,這一刻注定了盟軍的勝利。
丘相自然心知肚明。眼看著岌岌可危的英倫三島,有救了。
所以他去北美演講不能說心情洋溢,起碼是難稱憤怒。在華盛頓充分表達了與美國民眾同仇敵愾,丘相又到了加拿大的渥太華繼續(xù)他的演講。演講之后心情不錯,叼著雪茄溫文爾雅?! ?/span>
但是作為攝影師的優(yōu)素?!たㄊ?,認為這樣顯示不出丘吉爾的勇猛,必須要丘吉爾看起來像“英格蘭斗犬”。這可是和戈林對飚飛機的男人,不能和藹可親,要表現(xiàn)出決心和勇氣。
于是優(yōu)素福上前說了聲“對不起”,直接拿走了丘吉爾的雪茄。
丘吉爾憤怒地看著他,而他迅速抓拍下了這張照片。
而第二張照片,就是《微笑的丘吉爾》。
0
3
拍人
攝影筆記總說,拍攝人像三個層次。第①層是把人美化,把人拍美。因為美是人類永遠的追求。這個很好。第二個層次是把人拍出特點。比如你在街上看到你朋友的背影,就知道那個是他。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第三個層次則是把人拍出神。就像優(yōu)素福·卡什拍攝的丘吉爾。在這張照片中,丘吉爾不是當(dāng)時現(xiàn)場客觀的丘吉爾,而是我們印象中的丘吉爾。其實我們追去的“真實”往往不是那個客觀的,而是人印象中的。這就叫“神”。也是我們中國繪畫中的“寫意”。
這三個層次大家達到哪個了呢?反正作為天天點評照片的我來說,我看到的絕大多數(shù)照片,還達不到第①層,能達到第①層就很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