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
引子
如果說你***喜歡的攝影師是誰,可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但是如果說攝影第①人是誰,大抵大多數(shù)人都會說——布列松。
0
2
故事
“決定性瞬間”這個詞,影響的不僅僅是每個學(xué)習(xí)攝影的人,也影響了一大批攝影大師,也影響了整個攝影界。那么到底什么是決定性瞬間呢?
曾經(jīng)很多人問過我XXX大師的照片好在哪,在給大家傳遞攝影技巧的同時,對于傳世名作的解讀往往也是我躲不開的。但是每個人有每個人的好惡,有的大師的作品我并不喜歡,有時候卻又不得不說好在哪。所以有時候自己也要補補課,去看我不喜歡的大師的作品。
我記得有一次看森山大道的作品,某乎的介紹文章中有這樣一句描述,XXXXXX,這就是決定性瞬間。
我直接關(guān)了這個網(wǎng)頁。胡說八道。森山大道是與弗蘭克、克萊因,等等大師一樣,他們都是非決定性瞬間的踐行者。
所以可見大家對于攝影理論的誤讀有多深。
那么什么是決定性瞬間呢?
一件事發(fā)生著,攝影師早已發(fā)現(xiàn)了這件事。但是不要著急,當(dāng)光線、場地、人物、事物,等等,一切一切都恰好表現(xiàn)出了攝影師要的含義,那么抓住它!
1932 Paris. Place de l'Europe. Gare Saint Lazare.
圣拉扎爾火車站后,這是布列松的經(jīng)典之作。也可以看作是決定性瞬間的代表。我們新來收著點解讀這張照片。照片中的場景是圣拉扎爾火車站,地面有很多水。這邊有個倒著的梯子,然后一個人從梯子上試圖跳過水。而從照片來看,***終應(yīng)該是踩水里了。
跳的狀態(tài)抓取很好,和水面的倒影本身形成了很好的一個畫面元素。布列松應(yīng)該是早就看到這個人了。就等著他跳呢。而這個跳的瞬間,布列松是有意抓取在這個時刻的。因為這男人的動作和背景中墻上的女性舞者的姿勢很像。在這一刻,畫面有一種形式上的美感。同時也是扣人心弦的一個瞬間。
接下來我們來“過度解讀”一下。水中我們可以看到幾個殘缺的圈,這個普遍認為是車輪。就如同人類歷史一樣不斷循環(huán),總有殘缺的地方。然后墻上我們可以到“RAILOWSKY”這個詞,這被認為是一個常見的猶太名字。那么這結(jié)合之后歐洲發(fā)生的事兒,似乎讓我們覺得這個跳入水坑的男人,會跳入一個深淵。更加揪心。
我倒不認為布列松當(dāng)時想了這么多。但是僅在收著點解讀的部分,這也是一張好的照片。后來發(fā)生的事兒讓后人給這張照片賦予了更多的意思,可以說是決定性瞬間意義的一種延伸。
0
3
影響
布列松對于后面的影像太大了。一大票耳熟能詳?shù)拇髱煻际撬膿碥O。而他的決定性瞬間的理論,也是攝影界***重要的理論之一。那么對于我的學(xué)員,我希望你們能接受到正確的決定性瞬間,而不是去某乎看那些非專業(yè)人士胡扯。
對于決定性瞬間來說,就是一個場景中,各個元素都恰好呈現(xiàn)出符合攝影師心意的狀態(tài)。這是非常注重攝影的技法的。反決定性瞬間則是忽略掉這些技法,更加單純?nèi)ビ涗浺涗浀摹?br/>
決定性瞬間很像是獵豹去捕獵。而反決定性瞬間則更像是撒網(wǎng)捕魚。
對于決定性瞬間來說,需要的不僅僅是對于畫面形式感的把握,對于美學(xué)的認知。還需要足夠的知識與經(jīng)驗去預(yù)判場景中的變化,甚至要靠直覺。如果沒拍到想要的就是沒拍到。下次再努力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