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里我加了以下幾個圖層調整:
這里名為圖層1的圖層是用來讓高光顯得朦朧發(fā)光,但這里我加的效果不是比較明顯,大家可以自己到PSD里進行對比,具體的做法是復制背景圖層,然后點開通道按住ctrl鍵并選擇紅色通道把高光范圍選取出來,然后再按ctrl+J單獨復制一層獲得圖層1,再加高斯模糊效果并改成濾色模式,高斯模糊的具體數(shù)值大家可以自己嘗試效果而定。
在這里我們再次改變整體色彩影調的工具是色彩平衡跟可選顏色,當然色相工具也稍微調整一點。色彩平衡的調節(jié)基本是靠感覺而定,而可選顏色中調整相對就比較復雜了,如果你下載了這個PSD,你可以對比一下,單一個可選顏色工具就調整了整體畫面的很多東西,包括影調跟色彩了。
上面兩張圖就是單獨調整可選顏色工具后的對比圖
*后我們把圖保存好,用Alien Skin Exposure膠片濾鏡給照片再加一層顆粒質感。
這里的數(shù)值是我用大圖時候的數(shù)值,如果你下載的是我的小圖,可能數(shù)值調整會不一樣。這里我們要強調的是,一般膠片的顆粒會大量的出現(xiàn)在陰影處,中間調區(qū)域的顆粒其實相對少一些,所以我們進行了這樣的調整,讓照片更接近于膠片的質感。
好了,自此我們的教程告一段落
以上均為一篇假教程!大家有沒有上當呢?為何這么說,這也是我一直想回避的一種教程編寫方式,因為,這是在完全的以一個具體結果為目標,然后做大量的講解如何達到這個結果,但是,當你在修一組新片子的時候,是無法知道我們終能得到什么結果的,很多都是在我們調色的過程中慢慢得到的,并且點到為止,*終出片。
而這個過程的目標是某種風格類型,某種影調,某種氛圍,我們永遠都只會有個大方向,然后再出發(fā)去嘗試,就算我們學會了怎么去追色,但是,不同的環(huán)境,不同的配色,不同的光線,大部分時候我們是沒法做到完全一致的,而且你在追色的同時,也得考慮影調跟配色是否融洽,這就需要我們有把后期思維放到前期的準備,追色的目的是解密這個過程中的思維。
上面可能我說的比較復雜,簡單總結一點就是,修圖,我們注重的是過程,而不是結果,這個過程我們只需要有個大概的方向,然后一步步的嘗試往前走,重要的是思路,而不是數(sh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