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正是婚嫁高峰期,武漢婚紗市場鮮見“武漢制造”,有武漢新娘感嘆:想穿件“漢產”婚紗結婚,可真難。
昨日,記者走訪江漢路、勝利街、永清街多家婚紗禮服店見到,待售婚紗清一色是外地貨,主要產自上海、蘇州、廣東等地;就算新人要求訂制,也需由外地工廠生產加工,再運回武漢。在婚紗影樓、婚紗租賃店里,所提供的婚紗也鮮有“漢貨”。
武漢婚慶行業(yè)協(xié)會估算,今年我市至少13萬對新人結婚,預計40%-50%的新娘會購買婚紗(其余會租用);婚紗影樓、租賃店每年也會更新婚紗,消費額不小。但這塊蛋糕幾乎全被外地企業(yè)吃了。
中天婚紗店戰(zhàn)店主表示,婚紗對手工要求很高,訂亮片、串珠等都需純手工制作,一件婚紗最多有串珠上萬顆,本地的普通服裝工人做得好日常服裝,卻難能做好婚紗。
禾美婚紗店蔡店主介紹,武漢服裝輔配料市場不健全,婚紗所需輔配料紛繁復雜,以蕾絲為例,胸部、頭紗、裙邊等所用蕾絲有別,全從外地采購來漢生產,成本很高,沒有價格優(yōu)勢。
武漢服裝商會秘書長李群寶分析,婚紗屬于特定群體消費產品,不如日常春夏秋冬裝消費面廣,而制作工藝要求又高,武漢大的品牌服裝企業(yè)嫌不夠賺錢,不愿意輕易涉足,小企業(yè)又因技術等不達標被擋在門檻外。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黑光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