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妙手偶得到人居合一
如果說大學生王軒的作品更注重的是對建筑本身的表現的話,小學教師姜明燈更注重的則是人居合一的那種意境。
同樣是雪花純生·中國古建筑攝影大賽這個舞臺,讓姜明燈收獲了在攝影方面的成就感,也同樣是這個大賽的舉辦,讓姜明燈驚喜地發(fā)現身邊居然有那么多中國文化的濃厚烙印。
去年以一幅《樂章》獲得大賽一等獎的姜明燈,談起那幅作品的創(chuàng)作過程時仍止不住地開心。“那是我在浙江采風時偶得的作品。當時經過一座寺廟,看到工人正在對其進行修繕。他們站在寺廟的頂上,有人提著水泥桶,有人正在裝卸材料,看似風馬牛不相及,卻仿佛五線譜上跳動的音符,我忍不住拍了下來?!?br/>
古寺佛塔,飛檐翹角,雕梁畫棟,由下往上逐層收縮。塔身巍峨挺拔,透出氣宇軒昂之態(tài)勢。塔身的線條對稱工整、彎曲優(yōu)美,猶如一首樂章的五線譜,飛檐翹角上維修佛塔的工人,猶如五線譜上跳動的音符,在演奏著悠揚的古樂……這是《樂章》給人直觀的印象,也是古典邂逅現代時人居和諧共處的唯美之處。
有了這樣的啟發(fā),已有20年攝影經歷的姜明燈,會在有意無意間開始著意關注中國古建筑與現代人的“相處之道”?!瓣P注之后才發(fā)現,其實以修繕的名義進行的‘破壞’并不罕見,這也是讓我很揪心的地方。比如我所在的江蘇溧水縣有座永壽塔,政府出于保護的考慮花了很多錢進行修繕,但卻不重視對其真正內涵的理解,以至于雖修繕一新卻少了古塔的古韻,實在可惜?!倍@樣的情況在姜明燈采風過程中所遭遇的還不在少數,為此,姜明燈不禁感嘆,希望修繕古建筑時力求保持其原汁原味,否則,“新是新了,味道卻變了。”
“其實古建筑真的不一定新就是好,那種古樸的感覺往往更能打動人?!苯衲杲鳠粼俅文玫窖┗兩ぶ袊沤ㄖz影大賽“創(chuàng)意獎”一等獎的作品,名叫《眉開眼笑》?!斑@幅作品是在蘇州游玩時拍的,當時路過一處院落,發(fā)現相連的兩處徽派古建筑,線條清晰簡單,加上純凈自然的黑白色,形象地勾勒出一張栩栩如生的笑臉?!?br/>
更令姜明燈自豪的是,這幅作品并非出自專業(yè)相機,“就是用卡片機拍攝的,雖然做了些后期處理,但不得不說中國古民居確實特色明顯,自身就是幅極好的畫作,我只不過是發(fā)現并記錄了下來?!?br/>
而這也是林銘述比較欣賞這幅作品的原因。獲得“創(chuàng)意獎”一等獎的五組作品《山村秋煙圖》、《古老的回憶》、《水鄉(xiāng)古鎮(zhèn)》、《千峰古寺暮飛雪》及姜明燈的《眉開眼笑》,幾乎都是著力體現人居環(huán)境,尤其是古建筑與現代人的和諧美。林銘述告訴筆者,不少參賽者對“創(chuàng)意獎”的理解有偏差,“創(chuàng)意并不意味著要稀奇古怪,也不是說顏色必須鮮艷,或者拼接痕跡過重,主旨仍然是要忠實表現建筑的本來面目?!?br/>
事實上,古建筑如何與現代人的愈發(fā)強烈的現代意識“合平共處”,一直是令致力于中國古建筑保護的有識之士頭疼的問題。一方面是現代人對所居住環(huán)境的現代、時尚、舒適的需求,一方面是古建筑被毀壞嚴重的現實。而雪花純生·中國古建筑攝影大賽在喚醒公眾加強中國古建筑意識的同時,也在嘗試著用鏡頭來尋找“人居合一”的解決之道。讓公眾在“創(chuàng)意”中“發(fā)現”精彩和美好。
正是基于這樣的考慮,幾位評委在評審過程中并不會過分苛求參賽者,通過線上線下多種方式與參賽者進行交流,就是希望有更多的參賽者能夠在身邊尋找最本色最原生態(tài)的“創(chuàng)意”。
主辦者說,中國古建筑如同一部凝固的史書,不僅見證了中華民族的文明發(fā)展歷程,同時還有著很高的藝術欣賞價值。希望今后能有更多攝影及古建筑文化愛好者積極參與,在探索古建筑中所凝聚的審美趣味和智慧創(chuàng)造之余,也為其保護與傳承貢獻一份力量。
盡管這份力量可大可小,但當他們匯聚在一起,或許也將成為一股關于中國古建筑保護與傳承的強大的原動力。
雪花純生·中國古建筑攝影大賽的舉辦,與其說是一次喚醒中國古建筑保護意識的慈善之舉,不如說是在鏡頭中的尋根之旅,一場由華潤雪花發(fā)起影響***的對中國古建筑的傾聽之旅。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黑光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