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陳天浩是一位有故事的人。這位臺灣婚紗攝影界風云人物,曾經(jīng)在臺擁有12家大型婚紗攝影的連鎖店,手下員工超過500人,自詡為臺灣攝影界的“教父”。但后來因經(jīng)濟危機,不得不賣掉所有的店,還欠下銀行600萬人民幣的債務(wù)。2002年,陳天浩在上海開設(shè)了第一家“芝蔴開門”兒童攝影店,并很快就獲得了消費者的認可。人生總是起起伏伏,可是有些人跌倒了不一定能爬起來,但是陳天浩做到了。
惶者生存。既然不能像過去一樣擁有更大的話語權(quán),就只能反過來貼近消費者的需求。芝麻開門兒童攝影的接班人、陳天浩之子陳常志能做到的就是讓更多的照片成為經(jīng)典,他深信“經(jīng)典永流傳”。如今,“芝蔴開門”已經(jīng)是擁有40多家直營店和加盟店的攝影集團,店面開到了西邊的新疆烏魯木齊,南邊的云南昆明。
芝麻開門兒童攝影董事長 陳天浩(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僅供參考)
“攝影其實是一門很簡單的藝術(shù),三天就可以上手拍照。而建筑設(shè)計則是一門綜合性學科,涉及繪畫藝術(shù)、物理、工程、環(huán)境學等等。”陳天浩在講述自己正在從事的建筑設(shè)計工作時,兩眼放亮。他眉飛色舞地告訴記者,這將是他人生的第三春。坐在一旁的陳常志安靜地聆聽,并沒有附和,也沒有插話。
但要是換在五年前,這個時候應該會是另一番景象——依陳常志的個性,他是要反駁父親以上言論的?!皵z影很簡單,沒錯,但是要拍出真正的好照片并不容易。每一種藝術(shù)門類都有其無法替代的藝術(shù)魅力?!标愄旌谱吆螅V緦τ浾呷缡钦f。
常志并不是不敢當面反駁,而是他已經(jīng)學會了在父親表達觀點的時候盡量不說話。他從2005年起來到中國大陸,幫助父親打理家族企業(yè)的生意。八年的時間和父親不是沒有過爭吵和分歧,但是作為家族企業(yè)接班人,他越來越懂得,溝通其實需要一份包容與耐心。也正是這八年時間,讓他越來越了解父親、理解父親。
陳天浩其人
父親陳天浩是一位有故事的人。這位臺灣婚紗攝影界風云人物,曾經(jīng)在臺擁有12家大型婚紗攝影的連鎖店,手下員工超過500人,自詡為臺灣攝影界的“教父”。當初為了建造一個屬于自己的婚紗攝影王國,他不惜血本,花光積蓄,向銀行貸款,甚至連父母和姐姐的房子也被拿來作抵押。他把這座占地1500萬平方米的城堡弄得如法國羅浮宮的宮殿一般,前后花費近2億2千萬元新臺幣。
然而,城堡并沒有給父親帶來想要一切,也沒有成為他通往事業(yè)***的基石,反而把家族拖向了巨額債務(wù)的深淵。
1992年,臺灣股市崩盤,百業(yè)蕭條,婚紗攝影的生意一天不如一天。為了還清銀行的貸款,父親不得不把自己苦心經(jīng)營的12家婚紗攝影店賣掉。最后,銀行查封了他的城堡。父親變得一無所有,同時還欠下銀行2400萬元臺幣(600萬元人民幣)的債務(wù)。
在臺灣是不可能還清這筆貸款了。父親來到了上海。上海的表妹看重他過人的攝影技術(shù)和管理經(jīng)驗,邀請他在上海開設(shè)一家婚紗影樓。他以技術(shù)入股的方式,占有30%的股份。眼看著店里的生意一天比一天好,父親滿心期待著可以用年底的分紅來償還銀行的貸款了。
但是父親萬萬沒有想到表妹會過河拆橋。一次,父親回臺灣處理債務(wù),一周后回到上海時,卻發(fā)現(xiàn)自己的鑰匙怎么也打不開辦公室的大門。自己的辦公物品被堆放在門外。表妹夫從隔壁的房間走出來,直截了當?shù)母嬖V他,這家婚紗影樓和他沒有任何關(guān)系。原來,當初開設(shè)婚紗影樓時,父親只和表妹作了口頭約定,并沒有簽什么合約,現(xiàn)在她不認賬了。
父親不敢相信,在自己最需要幫助的時候,落井下石的竟然是親戚。被掃地出門的他走投無路,來到一家婚紗影樓應聘攝影師。當了整整20年的老總,如今一下子變成打工仔,巨大的心理落差,使父親產(chǎn)生了嚴重的自卑心理,他幾乎不敢面對昔日的朋友和同行。
在這家婚紗影樓打工兩年,父親決定開始自己創(chuàng)業(yè)。2002年,父親在上海開設(shè)了第一家“芝蔴開門”兒童攝影店,并很快就獲得了消費者的認可。
“陌生的爸爸”
父親的這些故事,常志大多是從媒體上獲知的。在他來大陸之前,一切都是陌生的,包括父親。
在常志的印象里,父親一直忙于生意,以前在臺灣的時候就很少見面,常常是“他早上很早就起床出門,晚上等他回來我已經(jīng)睡著了”。有時候至多周末吃餐飯,看場電影。后來,父親到了中國大陸,平時除了打打電話,再無更多的交流。
2004年11月,陳常志剛剛服完兵役退伍。他已經(jīng)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見到過父親了,聽說父親在大陸開了一家兒童攝影機構(gòu),他決定和妹妹常青過來看看。直到有一天,父親問常志是否愿意到大陸來幫忙,他突然意識到自己要跟一個“有一點點陌生的爸爸”共事,壓力徒然增大。常志猶豫了很長一段時間才答應下來。如果說當初有多熱愛攝影行業(yè),常志的答案是:沒有,甚至是討厭!在常志看來,正是因為父親從事了攝影行業(yè)而變得很忙,剝奪了他和父親相處的時間。但轉(zhuǎn)念一想,父親養(yǎng)育他20多年,是時候去報答養(yǎng)育之恩了。
2005年4月,陳常志再次來到大陸,正式加入家族企業(yè)。當時覺得可能在這里待個一年或者半年,最多不到兩年就可以回臺灣,因為那里才是自己成長的地方,也是最熟悉的地方。但常志一待就是八年時間。沒有回去的原因或許有很多,但更多的是因為常志感覺到了一種責任,在堅持和放棄之間,他選擇了接班。而中國大陸經(jīng)濟的飛速發(fā)展,使得這片土地充滿了機會和潛力,這也是常志堅持留下來的原因。很多人想破頭要擠進來,自己能夠擁有現(xiàn)成的機會,沒有理由不好好把握。
如今,“芝蔴開門”已經(jīng)是擁有40多家直營店和加盟店的攝影集團,店面開到了西邊的新疆烏魯木齊,南邊的云南昆明。但常志還需面臨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和數(shù)碼產(chǎn)品的普及所帶來的壓力。在幾乎家家戶戶都有一臺數(shù)碼相機的時代,還能勾起多少人走進“芝蔴開門”去用數(shù)碼影像記錄孩子成長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