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總能用數(shù)碼相機拍出媲美膠片的色調,每發(fā)出一組作品,評論里總會有很多人詢問如何調色, “我覺得修圖要根據(jù)情緒、環(huán)境來修,而不是為了色調統(tǒng)一去改變一張照片里原本的味道,發(fā)呆是一種感覺,笑又是另一種感覺,所以在后期時上我從不套預設,而是跟隨感覺去調整每一張照片。”每張圖選什么色調,成了她的日常“煩惱”,今天修好的圖,可能明天就會被全盤否定,她希望每組作品都是當下*好的。“我經(jīng)常跟自己過不去,這種鉆牛角尖的行為雖然很累,但是看到大家的喜歡也會很有成就感。”
叛逆少女、鄰家女孩,或是憂郁的少年,青春多樣的姿態(tài)都呈現(xiàn)在十三的照片中,像是盛夏里綻放出的耀眼花朵。對年輕人氣息的敏感捕捉與她的喜好息息相關,一直鐘愛日本寫真集中少女們的自然狀態(tài),每次去日本旅行,都會背一箱子的書回來,時不時就在房間里翻看,還會特意搜集好看的唱片封面尋找拍攝靈感。
平日里,她還喜歡研究日雜妝容,會為模特設計與拍攝風格貼合的發(fā)型,為了突出夏天清爽的氣息,就將發(fā)梢弄濕,冬天則是傾向蓬松的質感,以體現(xiàn)慵懶的氣質,得到了很多女孩的喜愛。她甚至開玩笑說,好多客人可能是沖著化妝技術才來找她拍照的。
內心的變化呈現(xiàn)在照片里
十三早期拍攝的作品以暗色系為多,照片中也會透著消極的情緒,直到遇到她現(xiàn)在的老公——一位音樂制作人兼搖滾樂隊吉他手,“很感謝命運讓我遇到了他。”這樣一位在外人看來“很酷”的男人,不斷開導她,融化了她內心,兩個人逐漸成為了相互影響的力量。結婚之后,他們偶爾會在錄音室里一起錄歌,也會一起去各地旅行,手牽手走在東京漫天的大雪里。“以前所理解的情緒攝影就是消極、頹廢的,從來沒有想過也可以是陽光、明媚的,當心態(tài)發(fā)生了轉變,拍出來的照片自然也有了變化。”
內心的變化呈現(xiàn)在圖片里,現(xiàn)在她的照片大都偏向于溫暖平常的記錄感,也折射出了當下的生活:某個午后,女主人坐在樓上的毛毯上翻翻川島小鳥、濱田英明的畫冊尋找靈感,而她的老公就在樓下的錄音室錄歌,陽光透過窗戶灑在他們的身上,歲月安穩(wěn)而靜好。
去年十三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從選址到裝修都是親力親為。在朋友圈曬出淘來的“寶貝”,是她一件件從北京的舊物市場“鬼市”挖到的。工作室里有灑滿陽光的大片落地窗,擺放著復古物件的柔軟家居布藝,與照片里日系畫風十分契合。
*近,她又馬不停蹄地裝修完了新場地——一個三層小別墅,新增加了許多精致而復古的場景,大片的紅墻,皮質的沙發(fā),隨意擺放在地上的復古電話與電視機,激發(fā)了她創(chuàng)作出不少新作品,拍照之余還開設了攝影教學課程。在談到工作室的發(fā)展時,十三表示,努力提升自己的技術之余,接著還會嘗試拍攝時尚人像,并在視頻上也做一些新的嘗試。
同題問答
編輯:介紹一下你的器材吧!
JessieYu13:之前用的是EOS 5D Mark III,我現(xiàn)在用的相機是EOS 5D Mark IV。鏡頭方面,我常用的是EF 24-70mm f/2.8L II USM,變焦鏡頭使用起來更加靈活,景別也會更豐富。
編輯:你有哪些拍攝習慣呢?
JessieYu13:不喜歡讓被攝者做太多浮夸的肢體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