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光網(wǎng) 首頁 > 影樓資訊 > 熱點資訊 > 從“非黑即白”到“光彩奪目”,照相館里的流動時光

從“非黑即白”到“光彩奪目”,照相館里的流動時光

2019-10-09發(fā)布     轉載自:西安發(fā)布     上傳用戶:花澤小文

  1894年,廣東人羅棟材(字慶云)在西安市南院門開設了一家“羅慶云照相館”,可以稱得上是西安最早的照相館了。十多年后,羅慶云的徒弟麥佐興、麥濟興兄弟開設了“大芳兄弟照相室”。此后,照相館在西安這片土地上不斷生根發(fā)芽,攝影之術也逐漸進入西安人的生活。

 

  作為一名老照片收藏愛好者,金鏡頭照相館創(chuàng)始人梁喜寧還有一個小愛好,就是對早期的照相館進行考證并撰寫成文。在他的博客里西安的老照相館如羅慶云、大芳、興慶等多有專門記錄,再配上他收藏的相片袋和照片資料,已經(jīng)形成了一個系列的文章。多年研究,使得梁喜寧成了最熟悉西安市照相館歷史的人。

 

從“非黑即白”到“光彩奪目”,照相館里的流動時光

金鏡頭照相館的大型木質照相機

 

  走進金鏡頭照相館,很容易被門內的一架蒙著紅布的木質照相機所吸引,“80年代的照相館,一般是比較大的座機。就是木結構的架子,上面有鏡箱、鏡頭,體積比較龐大。那時候覺得照相很神秘,因為照相館的師傅要鉆到紅布下面。”梁喜寧告訴我們。墻上的裝飾則是梁喜寧收藏的老照片、老膠卷等,還有包括陳忠實、蘆葦?shù)让嗽趦鹊念}字。在這個能夠看到不同年代照片特質的地方,關于照相館的故事被娓娓道來。

 

  黑白膠片時代

 

  照片是珍貴的紀念

 

從“非黑即白”到“光彩奪目”,照相館里的流動時光

建國初期白宮照相館的女性照片

 

  在梁喜寧收藏的老照片中,有一張建國初期攝于西安市白宮照相館的女性照,照片中的女士面容甜美,燙著時髦的卷發(fā),眼睛中充滿了喜悅和希望。這張攝于上世紀50年代的黑白照片,有著那個時代珍貴的印記。

 

  上世紀60年代的西安,照相已經(jīng)成為了一件頗為流行的事情,1966年1月12日的西安晚報上刊登著這樣一則消息:

 

  照相業(yè)為了適應群眾春節(jié)需要,繁華地區(qū)各大照相館比平日多增加七個攝影室,風景游覽區(qū)將出動十個流動照相組?;ㄉ贩N也將根據(jù)各家特點增添和恢復三色相、半寸三不同相、室內快機照相及套版分身等藝術照片。為了進一步方便群眾,大部分照相館還增加了代售膠卷、代客裝卸膠卷;華真沖曬店還出租相機、快修相機。節(jié)日期間各照相館領導將親自參加第一線勞動,老技工全部上陣,以保證照片質量。由此可見,照相已經(jīng)成了許多人春節(jié)必做的事情。

 

從“非黑即白”到“光彩奪目”,照相館里的流動時光

東亞照相館上世紀60年代著色女性肖像

 

  “上世紀60年代還出現(xiàn)了黑白照片著彩的技術,那時候師傅用水彩或者油彩上色。”梁喜寧把一張東亞照相館的攝影師著色過的照片展示給我們看。這種著色過的照片在黑白膠片時代很有市場。

 

  出生于1970年的梁喜寧就擁有兩張這樣的著色照片,“我作為家里的第一個孩子,比較受寵,才能有這樣一張周歲照。”1971年一歲的梁喜寧在奶奶的懷抱中拍下了人生中的第一張照片。次年,在老家的照相館里由媽媽抱著,拍下了兩歲的紀念照,這兩張照片就是著色過的黑白照。

 

  而第三張照片則拍攝于10年后,1982年12歲的梁喜寧與父母弟妹和老姨拍下了一張全家福。“那時候照相比較貴,次數(shù)很少?,F(xiàn)在看來那些照片是非常珍貴的,對我來說是我成長的一個真實的見證。”在黑白膠片的時代,照片是極為珍貴的紀念,十二年只留存三張照片,每一張梁喜寧都記得清清楚楚。

 

  80年代春節(jié)留影很搶手

 

  古城興起“彩照熱”

 

  隨著改革開放的推進,1982年1月1日,我國歷史上第一個關于農村工作的“一號文件”正式出臺,明確指出包產到戶、包干到戶都是社會主義集體經(jīng)濟的生產責任制。

 

從“非黑即白”到“光彩奪目”,照相館里的流動時光

1984年梁喜寧第一張彩色全家福

 

  1984年的春節(jié),梁喜寧一家人去鄰村的姨媽家拜年,剛好遇到在縣城照相館工作的一位遠房親戚,用隨身拿著的一臺海鷗相機為梁家人拍下了第一張彩色全家福。

 

  這一年的春節(jié),西安市各個照相館門庭若市,春節(jié)留影有十三萬多人次。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在西安市民中還興起了一股“彩照熱”。1984年2月19日的西安晚報上寫道:據(jù)初步統(tǒng)計,解放、曙光、鐘樓、燈塔、西京等攝影部,僅初一至初四這幾天時間,就接待顧客十三萬多人次。我市唯一的西京彩色照相館春節(jié)這幾天就接待顧客一萬二千多人,相當于平日照相營業(yè)量的兩倍。

 

  一位參觀過西京彩色攝影服務中心的人則寫下了這樣一段文字:

 

  我隨老高參觀了暗室。這里的暗室光線明亮,并不象手工操作的暗室那么漆黑。暗室實際上已縮小在封閉式的自動化機器中了。這里使用的是美國柯達最新彩色沖印設備。沖卷、洗相、放大全部有電腦控制,一張照片洗印、顯影、定影、烘干、上光、成像全過程只需十三分鐘。

 

  90年代流行“朦朧照”

 

  照相館里追新潮

 

從“非黑即白”到“光彩奪目”,照相館里的流動時光

上世紀90年代流行一時的“朦朧照”

 

  “上世紀90年代照相進入繁榮期,改革開放已經(jīng)進行了十余年,人民的生活水平發(fā)生了更大的變化。不像過去,要等到節(jié)日才能照相。上世紀90年代初,傻瓜相機比較流行。個人、家庭擁有照相機的多了,買了膠卷隨時就可以拍。拍的那個過程,擺的那個姿勢,是非??鞓返摹V劣诮Y果,有的曝光不足,有的曝光過度,甚至有人膠卷根本就沒裝上。但是大家的心情是一樣的,在那個年代,大家有一種個人形象展示的愿望。時代變化了,人們的精神面貌,美好愿望也發(fā)生了變化。”梁喜寧還回憶起上世紀90年代一種“朦朧照”很流行,拍攝時加了柔光鏡,拍出一些朦朧的感覺,體現(xiàn)了那個時代的人們審美標準。

 

  1991年西安照相館為了迎國慶,還專門推出了朦朧照、兒童無縫背景系列照等新的服務項目。這一年,隨著彩色攝影的普及,家庭自娛性的攝影在社會上日益流行起來。西安照相館平均每年都銷出各類彩色膠卷30萬個。每天擴印的彩照達到1.5萬張,旺季達2.5萬張,其中一半以上為家庭自娛性攝影。

 

免責聲明: 本站部分內容、觀點、圖片、文字、視頻來自本站用戶上傳發(fā)布,如有侵犯到您的相關權益,請點擊《權利通知指引》,您可根據(jù)該指引發(fā)出權利通知書,我們將根據(jù)中國法律法規(guī)和政府規(guī)范性文件立即審核并處理。
網(wǎng)友評論
發(fā)表
查看更多評論
  • 銘先生
    31歲
    寫真攝影師/攝影師/古裝攝影師
    8千-1萬
    田先生
    29歲
    攝影師
    1萬-1.8萬
    清先生
    38歲
    選片師
    2萬-3萬
    羅先生
    30歲
    修圖師/調色師
    4千-8千
    袁女士
    26歲
    化妝師
    面議+提
    月女士
    18歲
    化妝師
    3.5萬-4萬
    北先生
    34歲
    攝影總監(jiān)/主管/攝影師/寫真攝影師
    面議
    龍先生
    22歲
    修圖師
    4千-5千+提
專訪棲家兒童攝影創(chuàng)始人
專訪棲家兒童攝影創(chuàng)始人
攝影的魅力,在于瞬間,在于真實,更重要的則是在于感悟…
專訪修圖師阿星
專訪修圖師阿星
你看到美輪美奐的雜志封面,但你能想象它和原圖相差多遠么…
專訪兒童攝影師友十六
專訪兒童攝影師友十六
跟小孩子相處的時光總是過得飛快,在多年的拍攝過程中,友十六遇到過…
專訪修圖師蕭嵐
專訪修圖師蕭嵐
一個人對于自己的事業(yè)究竟可以熱愛到何種地步?修圖師蕭嵐用一句話便能完整詮釋…
專訪人像攝影修圖師杰子
專訪人像攝影修圖師杰子
做修圖能堅持下去是最難的,有多少人已經(jīng)下定決心,最終還是半途而廢了…
專訪攝影師王磊
專訪攝影師王磊
你有想過夢想有多遠嗎?對于未來,我們有著各種各樣的構想,也有著各式各樣…
專訪情訂奇緣團隊
專訪情訂奇緣團隊
情訂奇緣攝影團隊,成立于97年,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20多年的一個綜合型、大型影樓…
專訪品尚修圖工作室創(chuàng)始人
專訪品尚修圖工作室創(chuàng)始人
田興國老師一直說他是一名草根修圖師,沒有閃亮的頭銜,沒有深厚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