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長焦鏡頭來說,一向都是“一寸長、一寸強”。近期眾多佳能用家的關注焦點,則一定是剛推出的EF 70-300mm
f/4-5.6L IS
USM。作為一支非恒定光圈的變焦長焦鏡頭,普遍用家可能都認為新鏡頭的定價偏高,那么它能否在素質(zhì)和性能上令大家覺得物有所值呢?以下的測試或許可為大家提供一定的參考。
70-300扎上紅頭繩變身L頭
EF 70-300mm f/4-5.6L IS USM是佳能此焦段首支紅圈頭
佳能在長鏡的開發(fā)上一向都特別的進取,除了一系列專業(yè)L鏡頭,業(yè)余**當然也有不少選擇,而70-300mm則可算是當中的代表。 70-300mm焦段其實過去已有兩個版本,分別為EF 70-300mm f4.0-5.6 IS USM與EF 70-300mm f4.5-5.6 DO IS USM,而最入門的就有焦段相若的EF 75-300mm f/4-5.6 III。因此現(xiàn)在針對對畫質(zhì)有更高要求的用家,定位更專業(yè)的EF 70-300mm f/4-5.6L IS USM可說是應運而生。
搭配5D Mark II十分得體
并非像70-200那樣的內(nèi)變焦設計,鏡頭會伸出
EF 70-300mm f/4-5.6L IS USM的出現(xiàn),固然為大家提供了更多的選擇,不過同時亦令精明的用家更傷腦筋。以“小小白IS”EF 70-200mm f/4.0 L IS USM為例,接上1.4x增距鏡,便可化身為一支遠攝達280mm、恒定f/5.6光圈的鏡頭,遠攝能力其實跟EF 70-300mm f/4-5.6L IS USM的300mm接近。不過有一得必有一失,配合1.4x除了會令光圈下降一級,鏡頭的光學質(zhì)素亦難免會受影響,而比較起構圖靈活性的話,當然亦以變焦倍率較高的EF 70-300mm f/4 -5.6L IS USM會更為優(yōu)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