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拍攝距離對攝影效果的影響
人像攝影的拍攝距離,是指照相機與被攝對象的遠近,關(guān)系到影像的透明效果。通常,拍攝距離不宜過近。否則,容易產(chǎn)生不良的透視變形。例如,近距離拍攝正面頭像,往往會顯示鼻子大、耳朵小的怪誕成像效果。一般地說,拍攝頭像或半身人像,距離可掌握在2一3米左右,不宜近于1.5米。而全身人像的拍攝距離,可掌握在4一8米之間。團體照的拍攝距離,則可根據(jù)人物的多少和隊形排列的長短,靈活掌握。
人像攝影如何劃分主體和突出主體?
人像攝影的被攝對象,可以是一個人物,或多數(shù)人物;也可以是一個人物與其他景物的組合,或多數(shù)人物與其他景物的組合。人像攝影必須善于劃分主體,才能加以突出,從而使作品主題得到確切的表達。
1、劃分主體的原則
處理人物和景物之間的關(guān)系,要以人物為主體。
處理多數(shù)人物之間的關(guān)系,要認定其中的主要人物為主體,或以多數(shù)人物同為主體。
即使只有一個人物,也要認定其主、次結(jié)構(gòu),例如,拍攝全身人像,一般以頭部為主體;拍攝半身人像或人像特寫,一般以臉部為主體;拍攝人像臉部大特寫,則一般以眼睛為主體等。
2、突出主體的方法
要將主體安排在畫面中的顯著位置,一般還可給以占據(jù)較大畫幅,以便使觀眾一目了然。
通過光線、影調(diào)、色彩的對比作用,突出主體。例如,對明亮的主體采用陰暗或深灰色背景,對陰暗的主體采用明亮或淡灰色背景;運用逆光勾劃出主體的輪廓;彩色攝影,則可利用不同色相和明度的對比,突出主體。
運用光圈的作用,控制景深,使主體清晰,陪體或背景模糊,以虛襯實,突出主體。
運用線條的作用,突出主體。通常 ,畫面線條的交叉點或匯合點,可形成視覺中心,在這個位置安置主體,易于吸引觀眾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