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光網 首頁 > 影樓攝影 > 攝影教程 > 長槍短炮之迷惑:用什么鏡頭拍人像

長槍短炮之迷惑:用什么鏡頭拍人像

2013-04-15發(fā)布     轉載自:POCO     上傳用戶:南影調

  剛接觸人像攝影不久的朋友在面對林林總總的“長槍短炮”時,常常會感到迷惑:“到底用哪一只鏡頭拍攝人像最合適呢?”

  就筆者個人的經驗來說,拍攝環(huán)境人像作品,常用的16mm到200mm焦距的鏡頭都能勝任,關鍵是你想營造什么樣的視覺效果。

  為了讓我們對鏡頭焦距有個直觀的認識,先做一個簡單的實驗:讓模特站在樹林前面約十米的地方,分別用16mm、85mm及200mm這三個代表超廣角、中焦及長焦的焦距拍攝一個在畫面中“頂天立地”的人像,將光圈都開在F/2.8。我們會發(fā)現(xiàn):16mm的人物變形嚴重,后面的樹木拍到的最多,樹林有一種被“推遠”的感覺,樹葉的虛化微弱;85mm時,人物與后面樹林之間的透視關系接近肉眼所看,樹葉被明顯虛化;200mm時拍到的樹木最少,人物與后面樹木的距離被拉近了,有一種“壓縮感”,虛化進一步加大。

長槍短炮之迷惑:用什么鏡頭拍人像

  由此,我們得出一個規(guī)律:

  廣角鏡頭:

  視角大,可以拍攝到較大的場景,物體近大遠小,縱向物體彼此之間的距離被推遠,虛化背景的能力弱。

  中焦鏡頭:

  透視自然,和人眼所見差不多,虛化能力明顯比廣角鏡頭強。

  長焦鏡頭:

  視角最小,可以把遠處物體拉近放大,縱向物體之間的距離“被拉近”,虛化背景的能力最強。

  掌握這個規(guī)律,我們便可以在實際拍攝中靈活運用,拍出不同視覺效果的畫面,并借此突出作品主題。

免責聲明: 本站部分內容、觀點、圖片、文字、視頻來自本站用戶上傳發(fā)布,如有侵犯到您的相關權益,請點擊《權利通知指引》,您可根據(jù)該指引發(fā)出權利通知書,我們將根據(jù)中國法律法規(guī)和政府規(guī)范性文件立即審核并處理。
網友評論
  • 楊女士
    22歲
    化妝師/寫真化妝師/化妝講師
    1萬-1.5萬+提
    亦先生
    31歲
    攝影總監(jiān)/主管/攝影師
    1萬-1.5萬
    小先生
    37歲
    店長/銷售經理
    1.5萬-2萬
    王先生
    34歲
    攝影師
    1萬-1.5萬+提
    張女士
    34歲
    化妝師
    5千-1萬
    袁先生
    35歲
    攝影師
    5千-1萬+提
    宋先生
    37歲
    攝影師/寫真攝影師
    7千-8千+提
    谷先生
    32歲
    網絡營銷/運營經理/主管/運營專員
    3千-6千+提
專訪螞蚱修圖工作室創(chuàng)始人
專訪螞蚱修圖工作室創(chuàng)始人
今天我們的采訪對象是修圖師螞蚱,實名尚玉超。山東德州人,現(xiàn)定居于山東煙臺…
專訪攝影師陳灝
專訪攝影師陳灝
二字開頭的年紀,有人拼盡全力追趕夢想,也有的人數(shù)著日子整天渾渾噩噩…
專訪古風攝影師玄清梓
專訪古風攝影師玄清梓
我們愛古風,愛它的獨特風情和韻味,愛它的文化底蘊和美學,更愛它經典…
專訪修圖師火山
專訪修圖師火山
提起修圖師,大多數(shù)人腦海中可能浮現(xiàn)的是埋頭苦苦修圖的男性修圖師…
專訪攝影技術總監(jiān)徐東
專訪攝影技術總監(jiān)徐東
徐東老師身上有一種神秘的敘事:浪漫與理智并存,來回切換,游刃有余…
專訪攝影師陳曦
專訪攝影師陳曦
你能夠堅持做一件事情多久?三分鐘,三天,三個月,還是三年…
專訪攝影師阿淼
專訪攝影師阿淼
9年的從業(yè)經驗,足以改變一個人一生的軌跡!無意間一個偶然的機會,讓阿淼老師…
專訪夏天映像團隊
專訪夏天映像團隊
長大后的我們總是懷念著童年,童年的棒冰、童年的秋千以及那時候的奇思妙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