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焦段鏡頭的應用可以使同一場景畫面獲得不同的表達,在人像拍攝中了解不同焦段間的差異,充分利用不同焦段的特點,可以獲得更加豐富的視覺效果。
這張照片使用了24-70mm鏡頭的24端,基本屬于一個小廣角的焦段。拍攝的時候選擇模特站位的理由,是在她身后由圍墻遮擋而在地面落葉上形成的光柵。模特所處的位置正好使光柵中的一塊光線打亮了臉部,這也是之前反復強調過的用光技巧,光打亮的部分自然會成為畫面的主體或視覺中心。這里需要展示的是鏡頭不同焦距間的畫面屬性,從這幅廣角作品可以看出,遠處的樹木呈現出近大遠小的透視效果,最遠處的藍色墻板也由于透視關系變得很小,樹與樹之間的距離非常明顯地表現出來。人物在畫面中并不是很突出,和環(huán)境基本融為一體。
●光圈: F2.8 ●快門速度: 1/100s ●焦距: 40mm ●感光度: 100 ●曝光補償: EV0
機位解析
這幅作品改換為長焦鏡頭70-200mm拍攝,可以通過對比明顯感覺出長焦鏡頭壓縮景深的特點,樹與樹之間的間隙基本看不到了,被鏡頭壓縮在了一起,遠處藍色的墻板也明顯大于廣角端拍攝面積。同時,人物和背景得到了非常清晰的分離,這就是使用不同焦段鏡頭對畫面產生的不同影響。很難簡單判斷哪種好,哪種不好,但這個范例可以幫助增強大家對鏡頭焦距的理解,以便在實戰(zhàn)中更加靈活地運用。
●光圈: F2.8 ●快門速度: 1/160s ●焦距: 140mm ●感光度: 100 ●曝光補償: EV0
機位解析
更換一下角度,略微的仰拍角度,陽光照射在靠墻一側的銀杏樹的枝葉上,呈現黃綠色的色彩,讓畫面多了一些溫暖。低角度地把這個平時拍攝體現不出來的光影特色呈現出來,這是不同角度拍攝帶來的不同效果。需要注意的是,盡管兩個長焦拍攝現場都看到了支起的閃光燈,但實際并未使用,只是沒拿下來。這么遠的距離,補光已經無效了,完全是靠現場讓模特站在臉部著光的位置獲得更亮的光線。
●光圈: F2.8 ●快門速度: 1/160s ●焦距: 200mm ●感光度: 200 ●曝光補償: EV0
機位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