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光的拍攝難度很高,不易控制,非常容易出問題,但如果拍得好同樣也可以“化腐朽為神奇”。
無論是大眾化的風光、人像、街拍,還是一些比較小眾甚至堪稱“硬核”的冷門題材,善用逆光光位,都可以為你的作品創(chuàng)造出文藝范兒。
今天,我們將以一個十分“硬核”的題材——“工廠車間”為主題的紀實攝影為例,為您講述用逆光光位創(chuàng)造出文藝范兒,拍出好照片的技巧。
1. 鏡頭選擇
室內拍攝,空間有限,你需要在短距離內可以納入大量景物的能力,你的鏡頭***好焦距足夠短;室內拍攝的另一個問題是光線不足,你需要一個大光圈鏡頭來保證進光量。除此之外,如果你的鏡頭同時還有微距和移軸功能,操作起來就更靈活了。
基于上述分析,我***終選擇了國產(chǎn)老蛙 15mm F4 超廣角微距移軸鏡頭作為拍攝的主力鏡頭。
2. 調整設置
逆光拍攝,可以很好地表現(xiàn)出被攝物體的輪廓和肌理、質感,但同時也有曝光不易控制、容易出現(xiàn)炫光和畫面一片***白的問題,因此測光方式、測光點的選擇,以及畫面中內容的取舍和組合至關重要。
此次拍攝使用 M 擋,可以方便地對光圈、速度結合機內測光進行調整。由于拍攝環(huán)境的反差和光比很大,測光模式我選擇了點測光,測光點選擇窗口的高光位置,同時為兼顧表現(xiàn)暗部細節(jié)和層次,在測光的基礎上增加 2~3擋 曝光,從而為下一步后期處理做好準備,保證***大范圍的寬容度。
為什么要增加 2-3 擋曝光呢?這樣豈不是會導致高光部分過曝,變成一片白嗎?
需要指出的是,數(shù)碼相機拍攝的 RAW 格式圖像,過曝 4-5 擋都可以拉回來,而曝光不足反而更難修正,拍攝原則是“寧過勿欠”。因此,這 2~3 檔曝光補償可以在后期過程中留出更大的余地,使圖片更加驚艷。
3. 考慮構圖
由于廣角鏡頭本身的視角較大,進入畫面的內容會很多,這就要求畫面內出現(xiàn)的要素和內容要更加合理,保證有足夠信息量的同時力求“精簡”,否則畫面會顯得凌亂,缺乏主題。
拍攝時,通過畫面中的線條、光影、以及被攝對象在畫面中所占的面積,突出其在畫面中的重要性,使其成為畫面的視覺中心;然后再通過其他要素形成的導引線,使畫面中的所有信息娓娓道來。
4. 其他問題
使用廣角鏡頭時,往往會產(chǎn)生一些問題,其中***常見的就是透視變形問題,也就是實際垂直的線條在畫面里不垂直,向上或者是向下收縮收攏。這樣畫面缺少穩(wěn)定感,給人一種局促不安的感覺,從建筑拍攝的角度來說屬于硬傷。
要想解決這一問題,合理的調整機位,控制相機的俯仰極為重要,通過調整機位高低、鏡頭的仰俯拍,你可以使畫面中的垂直線保持垂直,不至于產(chǎn)生“頭重腳輕”或是“仰望蒼穹”的不適感。
另一個常見問題,是由于逆光拍攝所產(chǎn)生的炫光和光斑。
絕大多數(shù)的鏡頭(特別是廣角鏡頭、魚眼鏡頭)在直對太陽進行拍攝時產(chǎn)生炫光的概率都是很高的,只有少數(shù)昂貴的鏡頭能減輕炫光,但為了這個功能花大錢并不值當。
事實上,你完全可以通過機位的合理選擇、或是將直射光線用前方物體進行遮擋等方式來規(guī)避,就成為保證拍攝質量的關鍵。有些時候講機位的簡單上校、左右調整,效果就會立竿見影。
另外,逆光攝影要控制好相機的拍攝高度,***好使用三腳架,不但方便控制對焦、俯仰,同時還可以一定程度提高畫面的清晰度和銳度。
總結
這次拍攝,我以點測光為測光方式,窗戶作為測光點的選取位置,曝光增加 2~3擋,將窗戶放在右上角大約黃金分割點的位置。
接著,讓照射進入廠房的光線以及打到墻壁上高亮區(qū)域成為引導線,使觀眾的視線落到窗戶上,再隨著引導線轉移到廠房墻壁上,接著進一步轉移到廠房內部其他的陳設和要素上。
由于逆光的色溫和亮度,整個畫面具有冷暖對比和明暗對比,這樣的照片便具有可讀性,更耐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