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經營著一家婚紗攝影工作室,或是個婚慶策劃公司的小老板、忙著給國外代工婚紗的作坊主,你是否想過自己的小門店某一天或許能成為覆蓋整個婚慶產業(yè)鏈的大“?!惫??
這不是跟你開玩笑。
日本最大且唯一上市的婚慶集團華德培,最初其實就是一家祖母的服裝店。它后來生產婚紗,并向下游的婚禮策劃、設施運營及相關用品產銷等方向延伸,最大限度地賺取產業(yè)鏈上的利潤。
在本期的文創(chuàng)錢經4中,我們繼續(xù)關注婚慶行業(yè),本專題的三個案例,它們基因不一,但都深淺觸網,借助互聯(lián)網,婚慶行業(yè)固然還不能“一口氣吃成胖子”,但它們的成功運作或許能給創(chuàng)業(yè)者一些啟發(fā)。
雙陣地之爭“婚基因”突變
泛音工作室以婚紗攝影起家,當它在2007年向婚禮策劃靠攏時,運用了網絡助推其轉型。它在線上推出了婚嫁管理工具,幫助新人策劃婚禮,線下則通過北京各區(qū)域的分支工作室來提供中高端婚嫁服務,逐步由個性化婚紗攝影過渡到婚慶策劃等圍繞新人的新業(yè)務。
來自日本的結婚信息雜志《皆喜》。它為了轉型適應中國市場,也非常重視線上、線下結合的“中國模式”。它不僅從來到中國的第一天就推出了“皆喜網”,還推出了僅在中國獨有的“線下活動”,如舉行婚禮節(jié)、婚展、Bride
Show等,這些都是日本所沒有的。
在婚介婚戀網站領域里,則呈現(xiàn)了兩個不同的陣地派別。據世紀佳緣廣州分公司總經理程勇生表示,世紀佳緣目前已實現(xiàn)營收平衡,線上和線下的收入比例是7:3,所以繼續(xù)一切以線上為重?!跋鄬τ诰€下每周一次的收費交友活動,線上交友和一對一的婚姻獵頭服務更具盈利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