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出爐的結婚藝術照相冊,打開一看,卻讓周小姐犯嘀咕:照片上的人是自己么?記者近日了解到,風靡全城的藝術寫真照片,卻因“失真”屢屢遭到被拍攝者的投訴。
拍照者:“照片上的人不像我”
昨日,周小姐向記者投訴,自己一個月前在城區(qū)一家影樓拍了結婚照,當時共換了5套衣服,“現(xiàn)在照片洗出來,身邊的人都說不像我,連我媽都說完全照變了”。
記者在周小姐的相冊上看到,這些照片有青春造型、宮廷造型、黑色禮服造型、舊軍裝造型、白色婚紗造型。周小姐本人眼睛比較細小,相貌清純,經過化妝,照片上的周小姐濃眉大眼,顯得冷艷、嫵媚。周小姐的媽媽指著一張照片說:“照得我女兒好‘壞’哦,完全是另外一個人,像個做壞事的女特務,其實她平時給人的感覺是很乖的。”這張照片上,周小姐身著黑色低胸禮服,側臥在木欄桿上,以手撐頭作回望狀,表情冷峻,乍一看上去,確實與本人不大像。
周小姐回憶,當初影樓工作人員推薦了幾種主題,如青春、宮廷、懷舊等,然后拿出相應的服裝,換好衣服后,周小姐就在攝影師的指導下,擺出各種姿勢,完成了拍攝。
心理咨詢師:“藝術照的背后是自戀”
據(jù)了解,藝術照最早起源于歐洲。最初,攝像師發(fā)現(xiàn)通過角度、光線、表情、衣服、化妝、背景等等手法,能夠充分表現(xiàn)人的內涵與特點,掩蓋不足之處,達到一定的美化效果。電腦的普及,為藝術照后期處理增加了一個強有力的工具,藝術照開始流行。
進入21世紀,宜昌的影樓如雨后春筍般冒出來,藝術寫真也“火”起來,結婚要拍,孩子周歲要拍,過生日也要拍,大家都想通過“藝術化”的手法表現(xiàn)最完美的自己,變得像電影明星,或者是童話里、夢想中的自己。愛拍藝術寫真照的李新告訴記者,自己每次被影樓里的各種服裝和背景所誘惑,“現(xiàn)實生活中,我要是穿著歐洲古典裙,帶著長長的蕾絲手套去上班,別人會以為我是神經病。在影樓里我則可以當自己變成了茜茜公主?!?br/>
心理咨詢師朱力直言,愛拍藝術照是自戀心態(tài)的反映。人都有追求美的需求,現(xiàn)在流行的藝術寫真照以一種極致化的方式來表達這種需求,于是人工添加的因子越來越多,人本身最樸素的美在照片上呈現(xiàn)得越來越少。此外,朱力還認為,藝術寫真照的流行與時代背景分不開,市民都熱衷于追求時尚,并缺乏安全感,希望以照片的方式定格自己認為最美麗的瞬間,“這其實也是一種不太成熟的表現(xiàn),跟審美沒多大關系?!?br/>
網友:“1000個人被拍成1個人”
同樣是剛拍完結婚藝術照的小夏,將QQ簽名改成了“影樓實在牛,可以將1000個人拍成1個人”。小夏說,自己至少欣賞過數(shù)十本結婚藝術照,目前只記得一套,“因為那兩口子穿的是比基尼,很特別,所以印象深刻?!逼渌恼掌瑤缀跚宦?。
周小姐表示,自己也希望表現(xiàn)完美的一面,但前提是拍出來的還是自己?;瘖y的時候,化妝師給周小姐描了又濃又長的眉毛,周小姐對此產生質疑,化妝師解釋,待臉上撲了粉,用了口紅之后,眉毛就不會顯得突兀了,并表示妝容太樸素,照出來的效果不大好。
攝影師“八一”分析,造成藝術寫真照片失真的原因一方面在于影樓的照片拍攝和后期制作是量產,一些化妝師、攝影師、照片設計師急于完成拍攝任務,按照主題分類,所有人都被模式化處理;另一方面,一些影樓使用的拍攝器材功能有限,照出來的照片細節(jié)處理不好,需要靠后期電腦制作來加工,造成本該由攝影師發(fā)揮的特點被電腦模式化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