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肖全,被稱為“中國最好的人像攝影師”。97年出版的《我們這一代》,幾乎囊括了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文學、藝術、音樂、電影等領域所有著名人物。
三個月前在成都舉辦的“生命旅行--從三毛出發(fā)”個人影展,其中有一半作品是曾經(jīng)拍的三毛,另一半則是從07年至今拍的一些旅行照片。肖全說透過行走、眼睛,將內心感受到的東西用手中的相機呈現(xiàn),讓看的人有所觸動,產(chǎn)生共鳴,這就是他內心真正想要的東西。肖全還說:“楊麗萍一輩子都在尋找快樂,用舞蹈的方式來供養(yǎng)眾生。而我是用攝影的方式,讓人透過照片明白一些事理,完成自我的修行。”
拍攝于7月份成都展
人物小傳
肖全,被稱為“中國最好的人像攝影師”,1959年生于成都。1980年代中期開始“我們這一代”拍攝,1991年出版《天堂之鳥》三毛攝影專集,1992年在瑞士舉辦個展,1993年在法國參加攝影聯(lián)展,1997年出版《我們這一代》,幾乎囊括了1980、1990年代文藝界炙手可熱的人物,如張藝謀、陳凱歌、姜文、崔健、何訓田、譚盾、北島、賈平凹、王安憶、楊麗萍、何多苓等98人。2000年出版《我鏡頭下的美麗女人》。至今每年都有展覽舉辦。
給時代溫存的投影
提起肖全,并不是人人都熟悉,但是喜歡攝影的人,一定不會陌生。
二十年前,肖全的名字,因為拍攝《我們這一代》而響遍那一代。那本耗時十年完成的人像攝影集幾乎囊括了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文學、藝術、音樂、電影等領域所有著名人物。不夸張地說,它記錄了一個時代。
更早一點,他拍攝了三毛。用短短的45分鐘,講述了她的一生。還有楊麗萍、易知難、鞏俐……自此,他的人生與“時間”、“女人”牢牢地捆綁在了一起。
如今,二十年過去了,鏡頭下的時代和“他們”,或許都變了模樣。但作為記錄者的肖全,內心始終還堅守著最初的執(zhí)著和寧靜,用他的方式,繼續(xù)他的修行。
肖全拍攝的易知難
“我見證了一個健康的中國在使勁”
很多人了解我是從《我們這一代》開始。
上世紀80年代,正值改革開放,人們都積極向上,很想在各種領域找到自己的人生價值。對于普通人來說,那是個充滿希望的年代,而對于文化人來說,那更是個有抱負,有夢想的年代。
我花了十年時間,拍攝了一幫對中國文化和民族獨立思考力有推動的人。他們隨國家的成長而成長,記錄了時代脈搏的快和慢,有著讓人心跳加速的故事。他們是那個時代的代表,他們的身影,折射出那段光輝燦爛的激情歲月。
能夠在他們特別有意思的時候,我和他們相遇,留下這些影像,我非常感激。很多人問我,為什么不再拍一次《我們這一代》或是《他們那一代》。我說,這是屬于曾經(jīng)的一個課題,那種感覺無法復制。
記錄時代,是需要機緣的。為什么莫言可以得諾貝爾獎,這其實與他的生活、與那片土地有關,他就是做了那個年代、那個背景下,他最應該做的事情。拍照也是一樣,要真實,而不是刻意。
如今,國家在變化,時代在變化,人心也在變化,我們再也找不回曾經(jīng)的感覺。如同趙野在《肖全和三毛》中說的,因為有八十年代托著底,我們今天的淪亡都顯得那么悲情和富有詩意。
我經(jīng)歷過這個時代,見證了一個健康的中國朝著自己的方向使勁,見證了這一代人的生存與奮發(fā)、痛苦與歡樂、迷茫與堅守,我覺得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