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日一個年輕的干部向我訴說“做事難”,有些事情是老板的想法,或者是老板同意的事情,但到了部門那里卻往往“卡住”了,諸如“沒有預算”“要申請報備”等等,總之,有很多的理由在等著你。
這反映了一件事實:同事之間的協(xié)調(diào)要比上下級之間的協(xié)調(diào)更難也更重要,如果你忽視了這一點,那么許多看上去“順理成章”的事就會變得“難產(chǎn)”了。
有些年輕人走上領導崗位以后,“想做事”的欲望很強烈,這是一件好事,但往往事與愿違,不是上級不支持你,而是有一些同事不想讓你成事。
很多人重視上下級關系而忽略同事關系,這對一個想成事的人,特別是對那些想成事的中基層干部來說是致命的。也許你想做的事有很多,但你能夠掌握和調(diào)動的資源是非常有限的。
職場這么多年,感同身受,每個人都應該把營造一個好的同事關系提升到戰(zhàn)略層面上來。但要想獲得同事的信任和支持,擁有一個好的合作環(huán)境,你有三件事*好不要做。
***,不要干預他人事務
不是自己負責的事,就不要輕易放言,特別是不要在公開的場合下放言,除非對方請你發(fā)言。所謂“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是有道理的。
每個人對自己能夠獨立處置自己的事務會有一種使命感和自豪感,動不動就干預他人事務,今天一個建議,明天一個希望,你以為是有責任感的表現(xiàn),但在對方看來是對他人權(quán)力和能力的輕視。而且,你的“干預”可能“文不對題”,因為你畢竟沒有身臨其境,在專業(yè)、信息等方面不一定比對方更有優(yōu)勢。
動不動就替人謀事,只會有兩種結(jié)果:要么你說你的,他做他的,對方根本就不把你放在眼里,結(jié)果是自討無趣;要么因為你的權(quán)勢和影響力,對方不情愿地改變自己的想法和思路,這會讓對方心里很不爽,這樣的情況可能會更糟。
孟子曰:“人之患在好為人師”。我們就是因為“好為人師”,覺得自己比他人更聰明,喜歡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喜歡貶低他人的一些看法,這只能讓對方心生厭惡,在他們有機會的時候,同樣會對你的一些想法“挑三揀四”,更別想獲得他們的支持了。
第二,不要指揮他人下屬
不是自己的事不要管,不是自己的人也不要去管。特別是不要直接給他人的下屬安排工作,為自己謀事提供一些方便。
在有的企業(yè)里,這樣的現(xiàn)象還是很普遍的。有的人覺得自己是一個“領導”,有權(quán)力指使比自己職位低的人,有事不是與自己的同事商量,而是直接把同事的下屬叫來“如何如何”,這只能會引發(fā)更多的矛盾,甚至會造成不必要的人際沖突。
為什么要指揮他人下屬?多數(shù)情況是正常程序走不通,或者是時間的問題、效率的問題,想要走捷徑。顯然,這不是一個明智的做法,甚至是違背職場道義和規(guī)則的做法。一方面,會讓對方感到很為難,執(zhí)行了得罪自己的上司,不執(zhí)行對方也是一位領導,兩頭不是人。另一方面,一旦讓對方的上司知道了這件事,對方的上司可能會袖手旁觀,推三阻四,能辦的事也不好辦了。
實際上,我們都有這樣的體會,如果能夠通過對方,而不是對方的下屬來提出一些需求,問題往往很容易得到解決。這就是對他人權(quán)利的尊重,也是對他人示好的表現(xiàn)。
第三,不要用上壓制他人
同級之間的合作在于溝通,在于相互理解,在于相互幫助。有的領導不重視這一點,要么越位于下,就像上面提到的那樣;要么走上層路線,借助老板的影響和權(quán)力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有的人不愿與對方溝通,或者認為溝通有難度,或者本身的要求不盡合理,提出來會招致對方的反對。就跑到老板那里,一陣“請示匯報”討來“尚方寶劍”。這會讓對方很為難,做也不是不做也不是。不做,是違背老板的命令;做,心里又有自己的想法,或者根本就是勉為其難。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就有可能想方設法設置種種障礙來阻止你的方案,以便回到自己的路徑上來。
不要試圖打破同事之間的平行關系。你一旦打破了這種關系,無疑是想凌駕于對方之上,沒有把對方放在眼里。雙方的沖突是難免的。同事之間需要的是相互尊重、相互理解與相互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