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所說的團購當時是指以Groupon為代表的團購2.0模式,而不是原來的團而不購的傳統(tǒng)團購模式。
團購現(xiàn)在太火了,不管是報紙還是互聯(lián)網,關于團購的消息,正面的,負面的,滿天飛。現(xiàn)在據說都已經產生“團奴”——和“房奴”、“卡奴”一樣,參加的團太多,以致于消費不過來。既然團奴都出來了,此時不進,更待何時?于是,連騰訊、新浪、搜狐之前看熱鬧的門戶網站也進來了。
還會有更多的企業(yè)參與進來,這其實和傳統(tǒng)企業(yè)逐步電子商務化一樣的道理,因為團購可以帶來新的價值。
從本質上來看,團購就是“鼠標+水泥”的模式:通過互聯(lián)網召集用戶,通過地面BD團隊搞定商家。地面的商家資源質量的高低直接決定團購網站的核心競爭力。
所以,團購并不是一個什么新鮮玩意兒,而是換了個馬甲而已。
當然,團購有他存在的價值:可以直接拿到錢,盈利模式清晰;切實能發(fā)揮團的威力,這同時對商家和消費者都有殺傷力。
因此,可以肯定,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yè)加入這一陣營:
一是有商家資源的,尤其是原來做生活資訊服務的。當然有些已經加進來,但還有很多沒進來。對他們來說,這幾乎就是救命稻草,因此純生活信息網站最痛苦之處就是沒有好的盈利模式,這恰恰是團購的優(yōu)勢。
二是有用戶資源的網站。比如新浪、搜狐、騰訊門戶網站等,但我并不看好他們,因為這和他們的戰(zhàn)略和本領基本不搭界:他們是空軍,而團購的輸贏完全靠地面部隊,當然掙點小錢是可以的。
三是論壇、社交網站。嚴格來說這也是有用戶資源的網站,但他們對用戶的把控程度更高。他們做團購比白手起家的要有優(yōu)勢,用戶資源優(yōu)勢,但如果真想做大的話,需要有個大的轉型,從"空軍"變成"空軍+陸軍",搞法完全不一樣。
四是傳統(tǒng)電子商務網站。他們搞團購和目前的團購網站看上去一樣,但實質完全不一樣,因為他們“團賣”的商品,而不是服務。對他們來說,團購其實是一種銷售模式和賣點炒作模式,以及處理滯銷品的最好方式。
所以說,對傳統(tǒng)電子商務網站,團購是一種銷售模式;對絕大多數企業(yè)而言,團購其實是一種盈利模式,能不能成功就在于能不能圍繞這么好的盈利模式(互聯(lián)網上少有)搭建好面向長遠發(fā)展的、適合自己的商業(yè)模式——短視的、好高騖遠的參與者必將三年之內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