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行業(yè),*重要的就是能站在客戶的角度看問題。當我們理解了客戶所遇到的問題,才能梳理出哪些事情,是客戶覺得極度麻煩的事情。
網(wǎng)上有一種“結婚事項清單”,大大小小幾百個單項,是完全從新人的角度整理的一份從決定結婚到結婚當天的事項表,其中預定婚慶只是其中的一個項目而已,還不包括各地風俗的差異性內容。
很多婚慶公司都有這種表,有的是改一下后,用來送給客人,提醒客人按此表籌備婚禮。有的呢,連打印都懶得打印,直接讓客人去百度。
可惜,很少有人會去思考這張表背后所代表的問題。其實仔細想想就會知道,這背后是尼瑪多么巨量的工作,絕大部分新人看到這張表后的**反應***是:我擦!那么麻煩?
我們很多婚慶公司老板都會抱怨,客戶總是要貨比三家,四家,N家。那反過來想想,這對客人來說,選婚慶只是幾百項工作中的一項而已,喜糖,請柬,紅包,床上用品,三金、四金、五金......哪一樣是不需要貨比三家的?哪怕是一個小小的紅包和請柬,淘寶上一選選一天的情況,不在少數(shù)。
當上百項瑣碎的購買決策集中在一起,那整體的決策效率就會變的奇低無比。
所以,如果能有一個專業(yè)崗位幫助客戶提高決策效率,客戶是一定愿意付費的。事實上,這個崗位目前的雛形已在一些局部市場獲得認可。只是各地叫法不同,有些叫婚禮管家,有些叫新娘秘書,還有的叫婚禮統(tǒng)籌。
叫什么不重要,反正他們做的都是同一件事情:從新人備婚開始,一直到婚禮當天儀式結束,全程(或大部分時間)陪伴在左右,提供專業(yè)意見或直接作為總調度。
他們的工作說到底,就那么幾件事:婚禮前,帶著新娘選婚紗,帶著新郎買喜糖,帶著父母買喜品等等;婚禮當天的迎親過程,要協(xié)調安排各親友的工作,對一些講究良辰吉時的,還要掐著點督促整個迎親環(huán)節(jié)在既定時間內完成。到了婚宴場地后,還要協(xié)助新人彩排,新娘渴了累了,給端茶送水,儀式開始后就是職業(yè)的婚禮督導......
總的來說,這些事情都是一些不需要什么創(chuàng)意,但是極度枯燥和機械的事。請了管家之后,新人不用再一家家找,一家家跑,一個個選。只需要根據(jù)專業(yè)意見付款即可。
在收費上面,*高的婚禮管家收費已經(jīng)在2萬元左右。在有些城市,已經(jīng)把婚禮管家/秘書稱為第五大金剛,足可見其市場接受度。
但這樣的服務我們婚慶不愿意做,覺得又累又傻,自己做還不一定收的到錢,直接外包給專業(yè)管家團隊多好。就是沒有一個人意識到,管家這個角色是獲取潛在客戶*好的渠道,是沒有之一的。
真實案例
成都的一家婚慶公司,她的參賽作品,是在四川某個山上的民宿做的。站在布置的角度本身來看,是任何一家婚慶都能做出來,并沒有什么奇特的地方,也沒太大的創(chuàng)意。要說有亮點的話,新郎是老外,所以有大部分賓客都是老外。
但這些本身就沒什么稀奇的,真正稀奇的是,他們做到了一件其它任何婚慶都沒有做到的事情:所有外國賓客到中國,所有國內賓客到四川的行程計劃和安排,都是他們做的。包括賓客到達成都后,婚禮前和婚禮后的一切安排,可選行程,賓客自費游玩的項目清單,根據(jù)賓客喜好的住宿和飲食方案......全部一并做齊,他們也是順利收了客人2萬的服務費用。
其實,這個婚禮,單看場布,任何一家婚慶都能做出來。但關鍵在于:她讓我看到了一家婚慶公司的另一種可能性——如何通過用心服務客人去掙錢!
而這個看似是個例的婚禮,對他們家來說,是正常的做法,大部分單子,無論是不是老外結婚,他們的服務重點都是我們傳統(tǒng)婚慶不會去看,甚至是主動避開的部分。
要知道,絕大部分婚慶,要么把客戶微信一推酒店了事;要么只是給個基本建議,讓客戶自己去選;更多的是哪個酒店對自己限制少,就拼命往那個酒店介紹,也不管是不是符合客戶的需求。這種毫無誠意的做法,怎么能夠讓客人覺得你是在服務他呢?
什么是婚禮的服務?如何通過服務來掙錢?我沒有一個明確固定的答案。
可根據(jù)我的所見和所聞,當你哪天明白“婚禮場地只是結婚這件事的一個環(huán)節(jié)而不是全部”的時候,你自己一定會發(fā)現(xiàn)該做什么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