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辦公室中,時常出現(xiàn)一些臉皮特薄的身影,對于他人的批評,特別敏感,甚而容易出現(xiàn)極大反感。該如何向臉皮特薄的同事開口,才能讓對方樂意改進呢?
不知你是否早已發(fā)現(xiàn):在辦公室中,時常出現(xiàn)一些臉皮特薄的身影,對于他人的批評,特別敏感,甚而容易出現(xiàn)極大反感?
這些所謂“臉皮薄”的同事,通常會有兩種方式來表現(xiàn)他們“寧死也不想被批評”的態(tài)度。
兩種類型的“臉皮薄”同事:
第一種是羞愧型,你一開口說他,他就滿臉通紅,坐立難安,更有甚者,淚水似乎就要嘩啦嘩啦狂流下來,讓你產(chǎn)生錯覺:自己才是有錯該罰的一方。
第二種則采用攻擊的方式回應(yīng),桌子一拍,眼睛一瞪,立刻罵了回來:“你以為你是誰?你憑什么認為我做得不對?”嚇得你差點去看心理醫(yī)生。
聽起來很熟悉吧,呵呵!
其實,身邊有這樣的同事,不論是從管理者的角度,或是合作同事的角度,都會讓人有著“怕你在心口難開”的痛苦,想說,卻不知該怎么說,若不說,他不改變工作狀態(tài),結(jié)果大伙兒都遭殃。
為什么有的人臉皮會如此之薄呢?
我們所說的“臉皮薄”,從心理學(xué)的角度而言,最大的原因是源于內(nèi)心的自我價值感不佳之故,也就是說,不論是羞愧難堪,或是攻擊發(fā)怒,都是因為自信不足。
真正自信良好的人,會心平氣和地接受他人的批評,并從中找到進步的契機;而自信不佳的人,就會出現(xiàn)敏感而過激的反應(yīng)了。
之所以反應(yīng)大不同,是因為他們內(nèi)心的獨白大不相同。
羞愧型人的內(nèi)心獨白是:“他很可能會不喜歡我……”所以一面對批評,就容易出現(xiàn)“退縮”式的溝通反應(yīng)。而攻擊型的人,則在內(nèi)心如此旁白:“他們自以為是老幾,為什么總想挑我的毛???”因此動不動,就會啟動“自我防御機制”,開始進入挑釁攻擊的狀態(tài)。
該如何向這些臉皮特薄的同事開口,才能讓對方樂意改進呢?
第一,先描述事情本身。臉皮特薄的人習(xí)慣將他人的負面反饋,當成是針對自己的人身攻擊,所以一開始,你得先清楚地描述這個事情,好讓他知道,你的建議是其來有自,而非無的放矢: “昨天的那篇報告,里面出現(xiàn)了好幾個明顯錯誤……”請記得盡量別說“你”,而是就事論事,也就是說,談行為而不談行為者。若是這樣開口:“你昨天交的報告錯誤連篇。”就容易踩到他的情緒地雷了。
第二,表明理解之心。為了緩解他心中隱隱不安的自卑感,這時候,先來加上一個層情緒安全網(wǎng)吧:“我理解這事的過程很倉促,時間太趕……”這么一來,他就容易把你當朋友,而不是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