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店主依然說NO,我們也不要繼繼續(xù)喋喋不休,拉出一副你不買商品決不罷休的架勢,那樣只會適得其反,這是從見客戶拒絕便馬上放棄的極端走到了另一個極端。此時應該采取的是看似要放棄的態(tài)度,以此減少客戶的逆反心理,一面在進行爭取。
業(yè)務人員:“看你們店鋪生意這么好,很快就會擴展店面的,那樣我們的產品能給你省下的錢就更多了。看得出你很忙,我就不多占用你的時間了,有空了你再考慮考慮?!?br/>
業(yè)務人員:“因為我們的產品質量非常好,使用壽命是普通電源的幾倍,即使當作普通電源使用,也是很劃算的,更何況一年可以為你節(jié)約幾千元,你是生意場上的專家,這樣的帳不用我給你算,可能你擔心的是效果吧?不愧是生意人。不過請放心,產品已經通過了權威認證,你有空的話我給你看一下相關的資料就全清楚了。”
這樣通??蛻魰行┡d趣地看你的相關材料,而非你把資料強塞給他,他不耐煩的掃上一眼,便扔在一邊,打發(fā)你走路。此時順利的話就會進入洽談的下一個階段。
當然,如果老板依然拒絕的話,我們就不要過多爭取了,避免其產生反感,業(yè)務人員通常有這樣的毛病,如果業(yè)務沒成交的話態(tài)度上通常都會急轉直下,甚至臨走還會甩出兩句難聽的話,這是大忌!首先這違反職業(yè)操守,這樣的心態(tài)自身很難成長,而且,即使客戶當場拒絕了也不等于徹底失敗,根據行業(yè)特點和產品的不同,通常這些拒絕的客戶中,再次回頭的幾率有5%以上,因此,也不應該放棄。
業(yè)務人員:“老板,那我就不打擾你了,給你留個名片吧,需要的時候聯(lián)系我,相信你會做出節(jié)約大量開支的決定,祝你的生意更加興隆?!?br/>
從以上的情景案例可以看出,我們盡可能的重視初次的溝通,但是又盡可能的避免急功近利給對方造成反感。進門前先想好切入點,而后如何展開,謹慎對待客戶心理的排斥期,爭取獲得更多可以進入下一環(huán)節(jié)的目標客戶。交流方式要因地制宜,避免一套話術打天下。
2、 接受期
到了這個環(huán)節(jié),客戶基本是有需求并且感興趣的,此時該做的就是盡量的介紹產品的優(yōu)勢,同時不斷結合客戶的實際需求來講述產品能給顧客帶來的利益。要分析一下,哪些產品優(yōu)勢是客戶想要的,強調這些,而非所有,其它優(yōu)勢順帶一提就可以。因為只有你講述的產品優(yōu)勢都是客戶最想要的,客戶才會覺得這個產品更適合他。反之,什么都講,過多的介紹一些客戶不需要或不在意的功能和利益,這就會讓客戶覺得這個商品并不十分適合自己,自己沒必要為用不到的那些功能而花額外的錢(雖然事實上商品并沒因為功能很多而增加價格),過多客戶不在意的功能和優(yōu)勢也會讓其覺得:兼顧這么多功能,他在意的功能會不會被弱化。這里就涉及到產品定位的問題,一樣的商品,因為介紹的方式不同,給客戶的感覺就是截然不同的,由此導致的就是交易結果的不同。說到銷售心理技巧比銷售形式技巧困難就在于此,你對客戶心理的揣測與把握程度及采取的應對策略不同,其結果也各不相同,這也是業(yè)務人員每天花費一樣的時間,見一樣多的客戶,做一樣的事,可業(yè)績卻完全不同的原因。
另一方面,此時的客戶有了購買意愿后便開始討價還價,面對客戶的討價還價現(xiàn)在很多銷售人員不會科學的做出讓步,為了促成交易,一開始就拋出了大量的優(yōu)惠,一步步向后退。這反倒讓客戶對產品失去了信心,在你不斷讓步的同時,商品在客戶心目中的價值也在逐步打折,客戶的購買心理是即希望商品非常有價值,又希望能便宜的購買到商品。因此,業(yè)務人員首先要對自己的產品充滿信心,并且不輕易讓步,要先讓客戶感覺這個商品真是物有所值,而后你在做出一點讓步,比如送個贈品等,盡量不去降低商品價格,保持商品本身的價值感,這樣同時也保持了你讓步的分量與價值,為后面的讓步打下良性基礎。
3、反復期
客戶要決定購買某種商品前都會產生心理的反復,越是大額理性商品越是如此,因此,與客戶洽談的時候經常會卡在某個點上,無法繼續(xù)進展,你不讓步,客戶也不讓步,通常僵持下去的結果是客戶開始產生放棄購買的念頭,很多成交的機會就在這個環(huán)節(jié)失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