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品牌故事”的策劃目前已被廣大商家所認同,但國內品牌的大多數故事還不過是商家的自娛自樂而已,無法對品牌真正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所以,品牌故事該如何去講是現(xiàn)在中國企業(yè)亟需學習的一課。
《阿凡達》的上映引在國內發(fā)了一個新的熱潮,一票難求的景象終于在電影院中重現(xiàn),甚至在上海出現(xiàn)了《阿凡達》倒票的黃牛黨,上百元的影票被炒高至上千元。在觀影的時候,每到地球人被納美人反攻之時,觀眾席上會不時的爆發(fā)出一片熱烈的掌聲,這難道僅僅是突破性的攝影技術帶來的震撼嗎?當然不是,這是阿凡達出色的劇情引起了觀眾的共鳴。
《阿凡達》的劇情概括的說來其實是十分老套的,早年的《與狼共舞》和《風中奇緣》都是這樣一個類型的題材,《阿凡達》劇情之所以吸引人最主要的原因在于“講故事的手法”。比如,四個人歷經艱險去國外取一本專業(yè)書籍,這種劇情很沒勁,但這是《西游記》;兩個小青年春情萌動的戀愛卻受到父母的強烈反對,后來男的出家了,這劇情有意思嗎?但這是《紅樓夢》,魯迅曾對此在西安講學時的稿件中評價說:“總之自有《紅樓夢》出來以后,傳統(tǒng)的思想和寫法都打破了?!?
這就是講故事的手法被作者拿捏的很準確,因而成為一個傳世的經典。新故事也許沿用了古老的母題,但創(chuàng)新故事的講法也能催人淚下。
一個成功的品牌故事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能打動聽眾,不能蒼白空洞而食之無味,也不能紛亂雜陳的情節(jié)如同一本三流小說。著名藝術家黃永玉老先生曾經講過一個笑話:一位先生有張破椅子,但他覺得放在家里礙事,便送到拍賣行去拍賣。在拍賣過程中,拍賣師將這張破椅子的歷史淵源動人故事講得天花亂墜,猜猜看誰最先被拍賣師感動了?結果弄得首先感動的是這位原來椅子的主人。他又高高興興的將這把椅子買了回去。
品牌故事的創(chuàng)造并不是一個唾手可得的易事,故事中一定要灌入有機的靈魂才能與消費者達成溝通,這種溝通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節(jié)奏,最后就像那位買回椅子的先生一樣,對這個椅子產生了感情而難以割舍,建立了一種親情的關系,從而形成了無間隔的信任。此外,品牌的故事的創(chuàng)造也不是一個小說家能夠完成的,小說家的創(chuàng)作完全是沉浸于自身的意境,難以顧及他人的感受,這對策劃者來說是一個非常嚴峻的考驗,不能自信滿滿的醉心于自己的創(chuàng)作,而是要有一種理性的目光去洞察受眾的需求,找到品牌與受眾之間的契合之處。
成功地演繹品牌故事需要一定較為深厚的功力,正如郭德綱說相聲那樣,一要有豐富的經驗,二要具有創(chuàng)新能力,三要有現(xiàn)場控制力,在不知不覺之間將觀眾帶入自己的品牌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