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項群體決策中,如果異議很少,那么就沒有人再去質(zhì)疑“我們有沒有可能在哪兒做錯了”。這樣,*終的決策反而會有更大的風(fēng)險。因此,在使用群體決策的方法時,管理者應(yīng)該鼓勵下屬表達自己的意見,尤其是不一樣的意見,以便盡可能地避免掉入群體思維陷阱。
鼓勵下屬表達不一樣的意見,我們不需要做很多事情,也不需要說很多話,只需要向眾人詢問以下四個問題就可以了。
一問:“大家對這個方案的感覺如何?”
對于這個問題,不管你的下屬們回答是好,還是不好,是肯定,還是否定,你都不要追問其理由,不然就有可能打擊他們的積極性。換句話說,你問出這個問題,只是想聽聽眾人對方案的看法,而不是尋找好壞對錯的理由。
二問:“這個方案的缺點在哪里?什么情況下可能會不起作用?什么情況下可能會讓事情變得糟糕?”
這是一個“找碴兒式”的問題。你需要讓下屬們從邏輯方面想出答案,而不是憑感覺。也就是說,回答這個問題,要有證據(jù),不能憑空設(shè)想。
三問:“這個方案的優(yōu)點在哪里?如何讓這些好處實現(xiàn)?”
這個問題與第二個問題是相反的。同樣地,回答這個問題也需要理性的理由。
四問:“換個角度想想,假如……會發(fā)生什么?”
這是一個尋找創(chuàng)意、新方法的問題。下屬可以自由回答,只要看起來有道理即可。
通過這些問題,我們基本上就可以知道已有方案的優(yōu)劣及有沒有更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