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以往的經驗和觀察,我們總結了6種*常見的行為,這些是導致人們不能面對現實的主要原因:
1、片面的信息過濾
大量的信息在商務領域中頻繁交流,但令人吃驚的是,人們經常忽略那些能夠產生實質性區(qū)別的關鍵事實。這也許是因為,許多人僅僅從觀點相同的其他人那里獲得信息。當你站在公司的角度看待世界時——而不是站在世界的角度看待公司,這種現象*為普遍。另一種可能是,有人出于自身的偏好和追求的目標而扭曲了信息。無論是哪種情況,領導人都沒有從消息的源頭、從深深參與到行動之中的人們那里、或者從非傳統(tǒng)渠道那里獲得信息。相反,信息經過了多個管理層級的過濾。
2、偏聽偏信
再好的信息,在聽而不聞的決策者那里也沒有用。領導人偏聽偏信有多種原因:有的是由于先入為主的經驗,他們老是看后視鏡,沉浸在成功帶來的自負中;有時候,面對自己不熟悉的新情況,他們裝聾作啞。
3、癡心妄想
這是大量偏聽偏信的根源。購并舉措能夠奏效,因為我們需要它奏效;銷售額會上漲,因為我們承諾要提高銷售額。對任何與之相反的信息都充耳不聞。
滿腦子都是過去的經驗,發(fā)表著抑揚頓挫的聲明,希冀重現昔日的好時光。你是否就經常聽到過這樣的抒情論調——“市場會回頭的——從來如此。”
“這一招從來都很靈,我們只要加倍努力,就一定能奏效。”登峰造極的癡心妄想經常是這樣的:“我以自己的榮譽擔保,5年之內,我們將成為*大的贏家。”
4、恐懼心理
也許是擔心在會上說錯話的尷尬,也許是因為一種恐懼型文化氛圍的需要——在這種文化中,老板往往懲罰那些與自己志趣不投的人。無論屬于哪一種情形,恐懼都壓制了商務界中所需要的現實主義精神。
你見過《紐約客》里的卡通畫面嗎:**經理繃著臉坐在辦公桌后面,唯唯諾諾的小經理站在桌前。“聽著,”**經理說,“在這個問題上,我希望你勇敢地講真話,哪怕它可能會斷送你自己的前途。”這不是開玩笑:我們的確都聽說過,有些老板就是因為他人持不同意見而將下屬解雇。更為常見,且更加險惡的是——在等級森嚴的、以“態(tài)度”為考評標準的公司里,人們如果讓自己的上級感到不舒服,就會面臨降級的危險。
5、過分傾情
在全身心投入事業(yè)的時候,人們往往有可能創(chuàng)造輝煌。不利的一面是,他們在某個項目中的感情投資可能會使自己忽略項目的劣勢。一個商業(yè)機構常常不能接受新的現實,就是因為它違背了自己原來的所有信念和文化。在這方面,*令人痛心疾首的犧牲品經常是那些在發(fā)明創(chuàng)造方面有過輝煌歷史的公司。斗轉星移,河東河西,可是誰也沒有勇氣指出,輝煌的歷史已經成為歷史。
6、市場奢望
為股東創(chuàng)造價值至關重要,而企業(yè)界也終于在20世紀90年代明白了這一點。不利的一面是:許多企業(yè)領導人受囿于不現實的業(yè)績期望——追求穩(wěn)定的、可預計的季度業(yè)績增長。他們的反應是做出不現實的承諾,而要想兌現這種承諾,他們常常將企業(yè)擠壓得完全沒有了模樣。
躲避現實是人的一種基本的、普遍存在的傾向;但是企業(yè)必須面對現實,適時轉型。任何企業(yè)的領導人,都擁有自己利用創(chuàng)建一個能夠面對現實的組織的權力和義務。
采取轉型戰(zhàn)略需要有開放而刨根問底的頭腦,需要有強烈的好奇心,需要有游刃于復雜形勢中的智慧,需要有說服他人的能力,還有——所有這一切的基礎——內心堅忍不拔的勇氣。缺乏這些素質的人是不能成為領導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