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問題解釋:
question:關于影樓的生命周期這一點.在中國大陸,有的影樓已經(jīng)經(jīng)營20年了.到現(xiàn)在還是很有競爭力,這個忽么解釋呢?
answer:事實上,在臺灣,從臺北到高雄,婚紗影樓做得最好的,我還沒見過超過12年的。而在大陸,確實有經(jīng)營20年以上的影樓,這怎么解釋呢?我想這涉及到市場環(huán)境的問題,存在不正當競爭,可能這種競爭沒有法律責任,但至少有不道德的因素,因為婚紗影樓是很容易被擊倒的。最近幾年某些店面不允許當?shù)仄渌吮人鼘挘@個就是所謂的不正當?shù)母偁帯?br />
question:針對一年以內擊敗對手這一話題.能不能舉實例來說明一下?
answer:我舉兩個例子,1993年到1996年,在上?;春V新酚幸患矣皹茿,它的品牌和知名度都不錯。到了199*年3月份,它對面開了一家影樓B,B影樓就是運用一年內擊敗對手的四個手段成功上位。
第一點:設店的地點以及店格。我們來比較A、B兩家影樓,B家店面是我找的,寬23米,而A家寬10.5米;地點相當,都處在同一條街上,就在斜對面。B影樓優(yōu)于A影樓。
第二點,B家當時采取的就是包抄定價法。跟A家一樣的東西,B家賣得比較便宜。,如2800套系的東西B家比A家便宜,3200的呢就加了東西。那時的客人還不像現(xiàn)在那么有錢,套系也不多,就集中于這兩個主要套系。
第三點,侵略性的廣告。當時我做了侵略性的廣告,第一個星期就接了一千對。具體怎么做,下一主題再談。
第四點,產(chǎn)品明顯差異化。老實講,這一項沒有明顯差異化。要擊敗對方,也不是4項全部要達到。
再舉一例,大陸中部某一城市有兩家店的競爭,也只用了一年,2004年到2005年一年的時間,新的那家就擊倒了老牌的影樓。新的那家開店地址與原來那家相鄰,在原來那家店面100米以內,但店面卻比原來那家大得多。同時也運用包抄定價法,定價單照抄,價格便宜。侵略性廣告是我實行的。產(chǎn)品差異化也有體現(xiàn)。這個過程只有一年而已,也就是說2004年新開的影樓,到了2005年擊敗了老對手,到現(xiàn)在,老對手的訂單量只有后者的1/3。一句話,成功絕非偶然。
question:我做店長做了10年,現(xiàn)在是兩家店的店長.我們現(xiàn)在在考慮下一家店的選址.有朋友理議,選在商業(yè)一條街,但那個城市里商業(yè)一條街 店面都滿了,根本找不到合適的。
answer:其實地點的問題,影樓能開在商業(yè)一條街當然是最好的。在大陸,我看見招商廣告,商業(yè)一條街上的店址都是排隊花錢去買,根本不是免費。以我的經(jīng)營的概念,新開一家店,如果投資500萬來裝修,我寧愿花250萬來買我覺得好的地點,我可以花一半的錢來求得總體競爭力6項因素里的一兩個重點。
但有時候,客觀實際就是你選擇不到繁華鬧市的地點,還真的是沒辦法,那你不一定要在這個城市開,不一定要在你居住的地方開,你可以到其他城市找合適的地方開,因為店址和店格對一家店而言是相當重要的,店面一定要寬,面積一定要夠用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