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光網 首頁 > 影樓管理 > 經營管理 > 別拿“藝術”搪塞對管理科學的無知

別拿“藝術”搪塞對管理科學的無知

轉載自:企業(yè)管理雜志 2018-05-02 作者:魔都胖墩

  文藝復興之前的西方,宗教神權統(tǒng)治一切,也解釋一切。電閃雷鳴,被解釋成是觸犯了神的天威;斑斕彩虹,被解釋成是神的示現。
 

 

  今天稍微有些物理學常識的人,都知道這只是簡單的物理學現象。電閃雷鳴,是帶正、負電荷的云層接觸出現的放電現象;而斑斕彩虹,無非是光線從空氣到水氣發(fā)生的光的折射現象。

  可見,科學每前進一大步,神學就后退一大步。人類文明的進程,就是科學不斷攻城略地的過程。每一次工業(yè)革命,都是科學技術驅動的,都帶來了人類財富的極大增長,并帶來人均壽命的顯著延長。

  今天,神學和科學已經和解,上帝的歸上帝,科學的歸科學,二者不再糾結。

  但有一個領域,卻產生了一個類似的糾結,那就是管理。只是這次的爭論的主角,不是神學和科學,而是藝術和科學。

  你的戰(zhàn)略落不了地,你的員工缺乏執(zhí)行力,你研發(fā)的產品市場成功率很低,你創(chuàng)業(yè)的項目成功率更低,這些問題出現了,你去找誰?很多人不去找科學,而是去找藝術,找領導藝術、找戰(zhàn)略執(zhí)行的藝術、找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的藝術。

  我們用所謂的“藝術”掩蓋了對管理科學的無知,取代了我們對管理科學的嚴謹探索。這是今天企業(yè)管理問題的百病之源。

  工業(yè)時代的管理,本來就興起于泰勒的科學管理,這是一套有明確的假設、明確的范式、可以被驗證的系統(tǒng)。正是科學管理大幅度促進了分工和效率,讓大規(guī)模生產成為可能。

  這樣肇始于科學的管理系統(tǒng),緣何經歷了百年的進化,成了靠“藝術”來搪塞的學問?

  我將這個問題看作是一個學科體系的容錯區(qū)間問題。以農業(yè)為例,一個農學家可以完全基于科學去育種和種植,當然,作物的品質和產量要好得多,但一個目不識丁的農民,只要有基本的耕種的經驗并付出辛勞,也可以種植出作物,甚至在非洲,只要隨意撒些種子,也有一定的收獲。

  我們說,農業(yè)領域,就是一個容錯區(qū)間很大的學科,盡管和嚴謹的農學家比,農民可能犯了很多錯誤,但仍然有結果輸出。

  這樣的學科,人們對科學的要求,自然就低了很多,而“藝術”經常就由此溜進來。

  反過來,我們看很多的高科技的領域,比如說微電子、IT、復雜的機器制造,只要出現一個小的錯誤,產品可能就完全不能用了。

  這樣的領域,容錯區(qū)間極小,我們通常在這些領域內,更追求科學,“藝術”被壓縮到看不見的地方。

  管理之所以被很多人拿“藝術”說事,就是因為管理就是一個容錯區(qū)間很大的學問。

  一個沒有任何經驗的人,一個沒有受過任何管理科學訓練的人,也可以成為一個管理者,只是這樣的管理者可能是低效的,但至少他還是輸出了成果,而不是當下就“死機”“掉線”。

  正是管理的高容錯性本質,造成了很多人將管理看作藝術而非科學。管理當然不排斥藝術,但是留給科學的空間,還大得很呢。

  在現代研發(fā)體系被建立起來之前,發(fā)明還是聰明人的藝術,沒有人知道這個藝術靈感什么時候有,當研發(fā)體系被建立起來以后,發(fā)明變成了一個受過基本科學訓練的人都有的能力,藝術的玄妙退卻了。

  在科學管理之前,管理還是作坊式的,低效率的,泰勒將秒表帶入管理,一切工作都被重新分工和設計,現代大規(guī)模制造終于找到了與其相匹配的科學形式,人類快速進入豐裕經濟。

  研究產業(yè)發(fā)展史,幾乎所有的大企業(yè),***終都倒在名不見經傳的小企業(yè)手里。

  哈佛大學管理學教授克里斯坦森沒有分析大企業(yè)的管理藝術和領導藝術怎么就不如小企業(yè)的管理藝術和領導藝術,相反,他發(fā)現了大企業(yè)的決策體系、運營體系和價值觀體系,是如何系統(tǒng)化、結構化地限制了他們去探索那些能夠帶來自我顛覆的技術和產品,這就是創(chuàng)新者的兩難困境。

  這個理論不僅解釋了小企業(yè)如何生,也預測了大企業(yè)如何亡。

  今天,互聯網深刻地影響了管理,一些新的管理實踐,盡管還沒有被完全科學化,但無一不是顯現著科學的光輝。

  維基百科借助互聯網這樣的科學平臺和簡單的群體協同規(guī)則,已經組織上百萬人進行**的協作,讓一幫普通人能夠制作出比**更有價值的百科全書。而并不是靠創(chuàng)始人的**領導藝術??茖W的平臺,科學的規(guī)則體系,讓管理變成了自我管理。

  這是管理科學的新進展。與上個世紀初的科學管理相比,這是建立在互聯網基礎上的新科學管理,還沒有被范式化、程式化。但這樣的日子已經不遠了。

  當然,有人一定會問,科學有沒有它的極限?或許有,但是今天問這個問題,是不是早了點?
 

 

免責聲明: 本站部分內容、觀點、圖片、文字、視頻來自本站用戶上傳發(fā)布,如有侵犯到您的相關權益,請點擊《權利通知指引》,您可根據該指引發(fā)出權利通知書,我們將根據中國法律法規(guī)和政府規(guī)范性文件立即審核并處理。
網友評論
  • 何先生
    35歲
    數碼總監(jiān)/主管/修圖師/調色師
    5千-8千+提
    段先生
    54歲
    攝影總監(jiān)/主管/攝影師/寫真攝影師
    1.5萬-2萬
    七先生
    28歲
    攝影師
    1萬-1.5萬+提
    柚先生
    32歲
    兒童攝影師
    8千-1萬+提
    阿先生
    22歲
    攝影師
    5千-1萬
    木先生
    40歲
    總經理
    4萬-5萬
    劉先生
    27歲
    攝影師
    5千-8千+提
    劉先生
    35歲
    數碼總監(jiān)/主管/攝影師
    1萬-1.5萬
專訪夏天映像團隊
專訪夏天映像團隊
長大后的我們總是懷念著童年,童年的棒冰、童年的秋千以及那時候的奇思妙想…
專訪小腳丫兒童攝影師阿豪
專訪小腳丫兒童攝影師阿豪
沒有人會走的一帆風順,阿豪老師剛開始也遇到了非常多的挫折…
專訪攝影師林濤
專訪攝影師林濤
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不如意,我們?yōu)榱松?、家人、前程奔波?/dd>
專訪攝影師葛夢群
專訪攝影師葛夢群
俗話說得好,“勤能補拙”,縱使你天分再如何差,只要不斷努力…
專訪果凍修圖事務所創(chuàng)始人
專訪果凍修圖事務所創(chuàng)始人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勞永逸、完美無缺的選擇。你不可能同時擁有春花和秋月…
專訪修圖師武文晨
專訪修圖師武文晨
今天我們專訪的主人公武文晨,他這一路走來,也十分的不容易,但是他…
專訪修圖師成鑫XINC
專訪修圖師成鑫XINC
現在的年輕人好像變了,又似乎沒有變。大片的人高呼“躺平”…
專訪 Bo Xuan Studio創(chuàng)始人
專訪 Bo Xuan Studio創(chuàng)始人
修圖師,是一種天生就比較低調的職業(yè),假如說攝影師算是幕后工作者的話…